[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防盗刺结构的螺纹口玻璃药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37738.8 | 申请日: | 201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8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一;王文松;冯洪利;王国兵;卢清彪;张勇;段玉新;王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J1/00 | 分类号: | A61J1/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汤志强 |
| 地址: | 06102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防盗 结构 螺纹 玻璃 药瓶 | ||
一种带有防盗刺结构的螺纹口玻璃药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在瓶口与瓶身连接处外壁上设有环状凸台,在所述环状凸台周边设置若干个向外凸出的第一防盗刺,所述第一防盗刺呈直角梯形结构;所述瓶盖采用塑料材质,通过螺纹连接结构与瓶体的瓶口装配,在瓶盖开口端内壁上设置若干个向内凸出的第二防盗刺,所述第二防盗刺呈直角梯形结构,沿瓶盖内壁周向均匀布置,其斜腰线倾斜方向与瓶体上第一防盗刺的斜腰线倾斜方向一致,瓶盖与瓶体首次装配后,在瓶盖第二防盗刺的上方压痕形成若干个易断齿。本实用新型免去了药品灌装后瓶盖与瓶身压合工序,并可通过切向力剪断瓶盖上易断齿的方式实现瓶盖的首次破坏性开启,达到了便于患者服用药物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药瓶,尤其是一种带有防盗刺结构的螺纹口玻璃药瓶。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贵重药品在流通环节部分丢失及保障用药安全,医药包装的防盗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防盗药瓶是通过在瓶盖和瓶口连接部位设置破坏性开启结构,来提醒人们药品服用前药瓶是否被打开过。现有技术中,防盗药瓶的破坏性开启结构一般为:在瓶口与瓶身连接处设置环状凸台,在瓶盖开口端设置防盗环,药品灌装后,通过压合工艺将防盗环套装在环状凸台下面,并在瓶盖上压痕形成一圈易断齿,首次开启瓶盖时,旋拧瓶盖,瓶盖沿螺纹线向上移动,而防盗环被瓶口与瓶身连接处的环状凸台阻挡,随着旋拧力的增大,瓶盖上的易断齿断开,瓶盖与防盗环分离,药瓶被打开。
上述药瓶防盗结构,需要在药品灌装后进行瓶盖与瓶身的压合操作,并且首次打开药瓶时,瓶盖上易断齿是承受瓶盖旋拧产生的轴向拉力断开的,受瓶口高度尺寸限制,瓶口螺纹较为平坦,从力学角度分析,旋拧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远大于轴向分力,因此为了将瓶盖上易断齿拉断,需要在瓶盖上施加较大的旋拧力,这对于体质较差的患者来说并非易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防盗刺结构的螺纹口玻璃药瓶,旨在通过瓶口与瓶盖上设置相互配合的防盗刺结构,免去在药品灌装后进行的瓶盖与瓶身压合工序,并通过切向力剪断瓶盖上易断齿的方式实现瓶盖的首次破坏性开启,达到便于患者服用药物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防盗刺结构的螺纹口玻璃药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在瓶口与瓶身连接处外壁上设有环状凸台,在所述环状凸台周边设置若干个向外凸出的第一防盗刺,所述第一防盗刺呈直角梯形结构;所述瓶盖采用塑料材质,通过螺纹连接结构与瓶体的瓶口装配,在瓶盖开口端内壁上设置若干个向内凸出的第二防盗刺,所述第二防盗刺呈直角梯形结构,沿瓶盖内壁周向均匀布置,其斜腰线倾斜方向与瓶体上第一防盗刺的斜腰线倾斜方向一致,瓶盖与瓶体首次装配后,在瓶盖第二防盗刺的上方压痕形成若干个易断齿。
上述带有防盗刺结构的螺纹口玻璃药瓶,所述第一防盗刺与第二防盗刺数量一致,两者数量分别为4~8个。
上述带有防盗刺结构的螺纹口玻璃药瓶,所述易断齿数量为6~12个。
上述带有防盗刺结构的螺纹口玻璃药瓶,所述瓶体为管制玻璃瓶体。
上述带有防盗刺结构的螺纹口玻璃药瓶,在灌装药品后,所述瓶体的瓶口端用密封膜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77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内胆的注射剂药瓶
- 下一篇:一种带轴承摇摆式工艺品摆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