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能表的防窃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02554.8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2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彬;申龙华;刘茜;熊素平;向武文;罗莉;叶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彬 |
| 主分类号: | G01R11/24 | 分类号: | G01R11/24;G01R2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张力波 |
| 地址: | 445600 湖北省恩施土家***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能表 防窃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能表的防窃电装置,包括第一电流采集电路、第二电流采集电路、比较电路、中央处理器、可控开关和通讯电路;第一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在电能表的进线接线柱上,第二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在电能表的出线接线柱上,第一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在比较电路的两个输入端上,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中央处理器的中断端口上,通讯电路连接在中央处理器的通讯端口上,可控开关连接在中央处理器的输出控制端口上,且可控开关还串联在电能表的出线接线柱和出线输电线之间。本实用新型可以精确、稳定的实现防窃电功能,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量计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能表的防窃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配电网中,窃电行为时有发生。窃电行为不但给供电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而且给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制造了隐患。
现有的防窃电装置一般都是利用切断继电器供电线而通过继电器常闭触点接通报警回路来实现报警功能。因此常用的破解方法就是将外露的继电器供电线再并联一根导线作为旁路,从而达到即使切断原继电器供电线,也会有旁路继续给继电器供电,避免了触发报警。这种报警机制存在漏洞,可能失去报警功能,因此不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电能表的防窃电装置,可以精确、稳定的实现防窃电功能,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电能表的防窃电装置,包括第一电流采集电路、第二电流采集电路、比较电路、中央处理器、可控开关和通讯电路;所述第一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在电能表的进线接线柱上,所述第二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在电能表的出线接线柱上,所述第一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在所述比较电路的两个输入端上,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中断端口上,所述通讯电路连接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通讯端口上,所述可控开关连接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控制端口上,且所述可控开关还串联在电能表的出线接线柱和出线输电线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流采集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CT1、电容C1-C3、电阻R1-R6和运算放大器OP1,电流互感器CT1的初级线圈串联在电能表的进线接线柱和进线输电线之间,电流互感器CT1的次级线圈连接在电阻R1的两端,电容C1与电阻R1并联且一端接地,电阻R2的一端连接在电容C1的另一端上,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在运算放大器OP1的正极输入端上,运算放大器OP1的正极输入端还依次通过电阻R3和电容C2接地,运算放大器OP1的负极输入端通过电阻R4接地,电阻R3和电容C2之间的公共端连接有电压VCC,运算放大器OP1的负极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5连接在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上,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连接在比较电路的一个输入端上,比较电路的输入端与电阻R6之间的公共端还通过电容C3接地;
所述第二电流采集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CT2、电容C4-C6、电阻R7-R12和运算放大器OP2,电流互感器CT2的初级线圈串联在电能表的出线接线柱和出线输电线之间,电流互感器CT2的次级线圈连接在电阻R7的两端,电容C4与电阻R7并联且一端接地,电阻R8的一端连接在电容C4的另一端上,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在运算放大器OP2的正极输入端上,运算放大器OP2的正极输入端还依次通过电阻R9和电容C5接地,运算放大器OP2的负极输入端通过电阻R10接地,电阻R9和电容C5之间的公共端连接有电压VCC,运算放大器OP2的负极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11连接在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上,运算放大器OP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2连接在比较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上,比较电路的输入端与电阻R12之间的公共端还通过电容C6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彬,未经刘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2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殖尾水循环利用系统
- 下一篇:DHI奶牛生产性能测试智能采样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