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卸引导式打捞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89660.7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3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付华才;王华平;邓辉;黄兵;卓云;李高文;张懿;胡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1/00 | 分类号: | E21B3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霍维英 |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导 打捞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卸引导式打捞设备,包括上接头和打捞工具,还包括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将所述上接头和所述打捞工具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上接头、转换接头和打捞工具外部设置有薄壁管体,所述薄壁管体的上段逐渐收口为锥形口,锥形口端部焊接在所述上接头的外圆柱面上,所述薄壁管体的中段与所述薄壁管体的上段固定连接,所述薄壁管体的下段与所述薄壁管体的中段通过接箍相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井打捞设备,特别是一种可卸引导式打捞设备。
背景技术
在表层大井眼钻进中钻具受力复杂、柔性吸震能力弱;钻具与井眼环空间隙大、钻具转动时扭转震动、纵震力大,极易导致钻具、钻井工具失效,浅表地层岩性稳定性差,加之钻井液冲蚀形成许多不规则井眼,在大井眼钻进一旦发生钻井工具故障,鱼头容易靠边、藏头,造成打捞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大井眼钻井中钻具、钻井工具打捞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卸引导式打捞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卸引导式打捞设备,包括上接头和打捞工具,还包括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将所述上接头和所述打捞工具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上接头、转换接头和打捞工具外部设置有薄壁管体,所述薄壁管体的上段逐渐收口为锥形口,锥形口端部焊接在所述上接头的外圆柱面上,所述薄壁管体的中段与所述薄壁管体的上段固定连接,所述薄壁管体的下段与所述薄壁管体的中段通过接箍相连。
进一步,还包括圆环盘,所述圆环盘的内环端面焊接在所述上接头的外圆面上,所述圆环盘的外环端面焊接在所述薄壁管体的上段的内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薄壁管体的中段与所述薄壁管体的上段采用锁扣连接,锁扣打开处焊接有限位块以防止锁扣被打开。
一般地,所述限位块共4个,沿周向360度均匀布置。
优选地,所述薄壁管体的上段布置有加强焊孔,所述加强焊孔布置在所述薄壁管体的上段与所述圆环盘的焊接面位置。设置加强焊孔便于将圆环盘与薄壁管体的上段更加牢固地焊接在一起。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使用本实用新型,钻井工具的打捞更加容易。外设置的薄壁管体有利于防止打捞中钻具被卡,打捞上来后可以通过拆开薄壁管体、取下打捞工具,然后取下被打捞的钻具,对于不同的待打捞的对象,还可以撤换不同的打捞工具来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卸引导式打捞设备,包括上接头1和打捞工具11以及转换接头9,转换接头9将上接头1和打捞工具1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上接头1、转换接头9和打捞工具11外部设置有薄壁管体10,薄壁管体10的上段逐渐收口为锥形口,锥形口端部焊接在上接头1的外圆柱面上,薄壁管体10的中段与薄壁管体10的上段固定连接,薄壁管体10的下段与薄壁管体10的中段通过接箍5相连。两个圆环盘8的内环端面焊接在上接头1的外圆面上,圆环盘8的外环端面焊接在薄壁管体10的上段的内表面上,薄壁管体10的上段布置有加强焊孔3,加强焊孔3布置在所述薄壁管体10的上段与圆环盘8的焊接面位置。带引导式自锁钩的薄壁管体10上段和中段采用公扣与母扣按推荐扭矩值连接后,将4块限位块4按360°均布方式焊接好增加管材接头处抗扭能力。为增加薄壁管体10上段锥形收口处的强度,一般在收口锥面上布置加强拉筋2,在本实用新型尾部还可设置引导式自锁钩,在打捞工具11上设置2引导块12。一般接箍5与薄壁管体10下段采用段焊缝6焊接在一起,圆环盘8通过满焊缝7焊接在一起。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96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酯泡沫敷料生产用的原料搅拌设备
- 下一篇:绞车液压盘刹防偏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