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顶棚降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81898.5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8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云 |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F24F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顶棚 降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顶棚降温装置,包括棚体和顶棚,棚体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顶棚,顶棚内部固定设置有中空层,顶棚底端开口设置有微孔,中空层内壁顶端紧密贴合有隔热层,棚体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进风管道,进风管道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过滤网,进风管道底端一侧固定设置有挂绳,挂绳远离进风管道一端固定设置有密封盖,顶棚底端固定设置有降温组件,降温组件包括框架、温度传感器、空腔、风机和通风管,顶棚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框架,框架内部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该种建筑施工用顶棚降温装置能够改变室内环境,降低了建筑的使用能耗,同时也能够保持空气流通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用顶棚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业正在蓬勃发展;现有的建筑施工用顶棚环境较差,功能单一,住户饱受冬寒夏热的煎熬,夏季使用空调器,冬季使用电热器空调取暖已较为普遍,由于该类建筑物隔热性能差,热环境改善有限,造成能源浪费突出的问题;且现有的建筑施工用顶棚单纯依靠自然风压与热压往往不足于实现自然通风,导致热量容易通过热辐射进入到室内,大多都不能对棚内进行通风散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顶棚降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顶棚降温装置,包括棚体和顶棚,所述棚体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顶棚,所述顶棚内部固定设置有中空层,所述顶棚底端开口设置有微孔,所述中空层内壁顶端紧密贴合有隔热层,所述棚体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进风管道底端一侧固定设置有挂绳,所述挂绳远离进风管道一端固定设置有密封盖,所述顶棚底端固定设置有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框架、温度传感器、空腔、风机和通风管,所述顶棚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框架,所述框架内部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框架内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框架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通风管。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在顶棚底端呈网格状均匀排列设置,且微孔与中空层贯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石棉材质制成,且隔热层的厚度为零点二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棚体一侧设有与温度传感器和风机配套使用的控制开关,且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风机的信号接收端呈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与温度传感器均与外接电源呈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一端通过管道与顶棚内部的中空层连接,所述通风管与空腔之间贯穿设置,且空腔与进风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道底端与密封盖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顶棚降温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优点在于,通过中空层内壁顶端紧密贴合有隔热层以减低太阳辐射热的传导效果,同时也能够对棚体内进行保温,从而能够减少热量损失,有效地保持棚内温度,可以隔绝室内外的环境,冬暖夏凉,以形成棚体内能够进行施工,且保温效果最佳的棚内空间,从而改变了室内环境,降低了建筑的使用能耗。
2、其次,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外部温度超出额定数值时,风机可通过温度传感器自动开启或者通过棚体一侧的控制开关进行开启关闭,通过空腔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风机增加空气的流通速度,进风管道与外界地表或者散热井底部连通,由于微孔在顶棚底端呈网格状均匀排列设置,且微孔与中空层贯穿设置,外界地表或者散热井底部的空气通过顶棚底端呈网格状均匀排列设置的微孔进入棚体通风散热,达到了保持空气流通的目的,又降低了室内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云,未经刘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818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