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池塘水下围挡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67994.4 | 申请日: | 201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6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安学军;安凯军;李鹏明;杨大伟;王光辉;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吕艳芹 |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池塘 水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池塘水下围挡结构,主要涉及围挡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垫层单元、桩基单元和墙体单元,桩基单元插入地湖底的土层中,墙体单元设置在桩基单元的上方,垫层单元设置在墙体单元的周围。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采用钢管和预制砼块组合配合钢管和预制砼板,制成墙体,结构简单,无需大型水上施工设备,能够满足湖岸边现场施工条件并易于水下施工;选用钢管更有利于抵抗填土的压力,保持墙体单元的稳定性,并且更有利于桩基单元的定位以及套装预制砼块和预制砼板的导向;墙体采用砼块和砼板,耐久性好;支撑桩采用两两对称相向设置的砼块再配合砼板,墙体断面尺寸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围挡结构,尤其是一种池塘水下围挡结构。
背景技术
在湖泊水中有时候需要修建围挡与堤岸连接围成池塘,用以养殖荷花等观赏类水生植物,这种湖水近岸边一般水深约在2.0~4.0m,考虑观赏植物对水温、土壤等环境的要求,需在湖内修筑围挡培土抬高湖底高程,根据修建要求,要防止池塘内填筑壤土流失,另外围挡需高出水面减少池塘内水体与湖水交换,鉴于这种施工场地位于湖边,若采用修筑围堰干地施工,环境影响大、工期长,若采用大型管桩机械施工易受场地周边环境制约,且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特设计一种能够满足湖岸边现场施工条件、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易于施工、投资少的围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池塘水下围挡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乏此类能够满足湖岸边现场施工条件并易于水下施工的围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垫层单元、桩基单元和墙体单元,桩基单元插入地湖底的土层中,墙体单元设置在桩基单元的上方,垫层单元设置在墙体单元的周围,垫层单元包括砂砾石层和填土层,填土层只设置在墙体单元的一侧,砂砾石层设置墙体单元的两侧,且位于填土层的下方,桩基单元包括多个管桩和钢垫板,管桩是钢管一,钢管一内灌装有水泥浆或水泥砂浆,钢管一穿透钢垫板插入地湖底的土层中,钢垫板设置在支撑桩下部,且位于砂砾石层中,墙体单元包括多个支撑桩和多个砼挡板组件,多个砼挡板组件按一字型一一排列,多个支撑桩两两对称相向设置在相邻砼挡板组件结合处的两侧,支撑桩包括砼块和两根钢管一,砼块套装在两根钢管一上,砼挡板组件包括砼挡板和两根钢管二,钢管二间隔设置,钢管二插入地湖底的土层中,砼挡板套装在两根钢管二上,钢管二内灌装有水泥浆或水泥砂浆。
优选的,墙体单元还包括多个加强支撑桩,加强支撑桩结构样式与支撑桩相同,加强支撑桩和支撑桩互相垂直,且位于远离填土层的一侧,加强支撑桩的数量是支撑桩数量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优选的,砼块是异型轻质砼块,砼块横截面是工字型截面。
优选的,钢管一采用DN100的钢管,钢管二采用DN80的钢管。
优选的,砼挡板采用钢骨架轻型板。
优选的,砼挡板中一段在顶部沿长度方向可拆卸设置有长度≤2200mm的双层H型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的优点:整体结构采用钢管和预制砼块组合配合钢管和预制砼板,制成墙体,结构简单,无需大型水上施工设备,能够满足湖岸边现场施工条件并易于水下施工;选用钢管更有利于抵抗填土的压力,并且更有利于桩基单元的水上定位以及套装预制砼块和预制砼板的导向,同时钢管的管径、入土深度和数量可根据挡土高度的变化进行调整,提高管桩的锚固力以满足挡墙的稳定性要求;墙体采用砼块和砼板,耐久性好;支撑桩采用两两对称相向设置的砼块再配合砼板,墙体断面尺寸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砼块;2、钢管一;3、砼挡板;4、钢管二;5、加强支撑桩;6、H型钢;7、钢垫板;8、砂砾石层;9、填土层;10、湖底的土层;11、水泥浆或水泥砂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79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