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边机剥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08206.4 | 申请日: | 2019-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3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袁方捷;汪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康乐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41/00 | 分类号: | B65H41/00;B65H35/02;B65H23/34;B65H18/26;B65H18/02;B65H19/30;B65H23/26;B65H20/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边 剥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边机剥离装置,涉及切边机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设置于靠近切边机入料口一侧的架体,还包括设置于架体上的剥离机构以及设置于架体上的收卷机构,所述剥离机构包括与薄膜相抵接的剥离辊以及设置于剥离辊的下方且与铝箔相抵接的抵接辊,还包括有第一传送机构以及第二传送机构,薄膜通过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进入收卷机构收卷,铝箔通过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进入切边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剥离装置可以直接将原料纸进行剥离,并将剥离后的原料纸直接输送入切边机进行加工,省去了工人来回搬运的步骤,并且使剥离与切边可以同时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边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切边机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纸张以及金属箔的制造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买到的原材料的两边由于运输过程中的挤压导致产生毛刺,需要对纸张以及金属箔的两侧进行修整和剪裁,现有的产品都是通过切边机进行切边,通过切掉多余的废边来达到修整毛边和矫正宽度的目的。
公告号为CN20737325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卡纸的切边机,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有传输机构、切割机构以及卡纸废边的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建立在室外的收集房、连接于切割机构与收集房之间的传输管道以及用于将卡纸废边抽取至传输管道内的鼓风机,启动鼓风机,在鼓风机的吸力作用下,卡纸废边会沿着传输管道的路径传输至收集房内。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金属箔纸例如铝箔纸等质地较软,在原材料厂商出厂时通常会在铝箔纸上压合一层塑料薄膜来对铝箔纸进行保护,而在对铝箔纸切边的过程之前工人需要先将铝箔纸放置于剥离机上将塑料薄膜剥离后,再将剥离后成卷的铝箔纸搬运于切边机上进行切边,非常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边机剥离装置,其可以直接将原料纸进行剥离,并将剥离后的原料纸直接输送入切边机进行加工,省去了工人来回搬运,并且使剥离与切边可以同时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切边机剥离装置,包括设置于靠近切边机入料口一侧的架体,还包括设置于架体上的剥离机构以及设置于架体上的收卷机构,所述剥离机构包括与薄膜相抵接的剥离辊以及设置于剥离辊的下方且与铝箔相抵接的抵接辊,还包括有第一传送机构以及第二传送机构,薄膜通过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进入收卷机构收卷,铝箔通过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进入切边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剥离机构将原料纸进行剥离,收卷机构以及切边机对薄膜以及铝箔提供了运输的驱动力,并通过这种驱动力于剥离机构处实现了剥离的功能,剥离后的薄膜通过贴合于剥离辊而进入第一传送机构中,通过第一传送机构的薄膜被收卷机构进行收卷储纳,铝箔通过抵接辊而进入第二传送机构中,通过第二传送机构的铝箔直接进入切边机中,通过剥离装置的设置实现了对原料纸的直接剥离,剥离后的铝箔可以直接进入切边机中进行加工,极大地节省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剥离辊的两端且位于架体上固定连接有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的驱动杆与剥离辊的连接轴相连接,所述压紧件驱动剥离辊压紧抵接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件的设置使剥离辊和抵接辊可以始终保持抵接,避免原料纸的剥离处发生不断地变化而影响剥离的效果,同时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原料纸。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剥离机构设置于架体上且位于架体远离切边机的一侧,所述收卷机构设置于架体上且靠近切边机的一侧,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架体上且位于剥离机构上方并呈竖向设置的第一传递组件、设置于所述架体的上侧且呈水平设置的第二传递组件以及设置于架体上且位于收卷机构上方并呈竖向设置的第三传递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康乐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康乐彩印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82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木制品的旋转式铆钉
- 下一篇:一种触摸式防人体受伤害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