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取分离鱼藤酮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93439.1 | 申请日: | 2019-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5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侯引军;张开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创农兴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493/14 | 分类号: | C07D49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分离 鱼藤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取分离鱼藤酮的系统,包括提取罐、加热罐和回收罐,所述提取罐由罐本体、罐盖和粉碎装置组成,所述粉碎装置安装在罐本体内,所述罐本体与有机溶剂储存罐通过第四流体通道连通,第四流体通道上设有控制阀,在提取罐内所述有机溶剂完成对植物根皮的鱼藤酮提取,混合有鱼藤酮的有机溶剂变为混合液;提取罐与加热罐通过第一流体通道连通,加热罐与回收罐通过第二流体通道连通,回收罐与提取罐通过第三流体通道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藤酮提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取分离鱼藤酮的系统。
背景技术
鱼藤酮广泛地存在于植物的根皮部,在毒理学上是一种专属性很强的物质,对昆虫尤其是菜粉蝶幼虫、小菜蛾和蚜虫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两种作用。早期的研究表明鱼藤酮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影响昆虫的呼吸作用,主要是与NADH脱氢酶与辅酶Q之间的某一成分发生作用。鱼藤酮使害虫细胞的电子传递链受到抑制,从而降低生物体内的ATP水平最终使害虫得不到能量供应,然后行动迟滞、麻痹而缓慢死亡。
由于鱼藤酮在农药领域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提取分离鱼藤酮的系统,以完成鱼藤酮的提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取分离鱼藤酮的系统,提取罐、加热罐和回收罐相互连通,循环使用有机溶剂完成鱼藤酮的提取。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取分离鱼藤酮的系统,包括提取罐、加热罐和回收罐,所述提取罐由罐本体、罐盖和粉碎装置组成,打开罐盖将植物根皮放置在罐本体内,通过粉碎装置粉碎成粉碎物,所述罐本体与有机溶剂储存罐通过第四流体通道连通,第四流体通道上设有控制阀,打开控制阀即可将有机溶剂储存罐的有机溶剂输送到提取罐,在提取罐内所述有机溶剂完成对植物根皮的鱼藤酮提取,混合有鱼藤酮的有机溶剂变为混合液;
提取罐与加热罐通过第一流体通道连通,混合液通过第一流体通道流至加热罐,所述混合液在加热罐内完成鱼藤酮与有机溶剂的分离,所述加热罐内的有机溶剂为气态;
加热罐与回收罐通过第二流体通道连通,所述加热罐内分离出的蒸汽态有机溶剂通过第二流体通道流至回收罐,所述回收罐把蒸汽态有机溶剂处理成液态有机溶剂;
回收罐与提取罐通过第三流体通道连通;所述回收罐的液态有机溶剂通过第三流体通道流至提取罐重复提取鱼藤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流体通道的一端自罐本体的顶部贯穿罐本体周壁与罐本体连通,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一端自罐本体的底部贯穿罐本体周壁与罐本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流体通道的另一端贯穿有机溶剂储存罐的周壁与有机溶剂储存罐的内腔连通;
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另一端贯穿加热罐的周壁与加热罐的内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另一端自加热罐的底部贯穿加热罐的周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一端自加热罐的顶部贯穿加热罐的周壁与加热罐连通;
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另一端自回收罐的顶部贯穿回收罐的周壁与回收罐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流体通道的一端自回收罐的底部贯穿回收罐的周壁与回收罐连通;
所述第三流体通道的另一端自提取罐的底部贯穿提取罐的周壁与提取罐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取罐上第三流体通道的贯穿口与第一流体通道的贯穿口相对设置;
所述提取罐上第一流体通道的贯穿口与第四流体通道的贯穿口位于罐本体的同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创农兴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创农兴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34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岩土工程的钻孔机
- 下一篇:一种剃毛定刀及剃毛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