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撑架的固定改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92713.3 | 申请日: | 2019-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7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辛文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文佐 |
| 主分类号: | E04G21/26 | 分类号: | E04G21/26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王显文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架 固定 改良 结构 | ||
一种支撑架的固定改良结构,包括一基座、一锁固件、一调整座、一固定件及至少一轨道,该基座具有一组设平台及一插设端,该插设端由该组设平台一侧向下延伸形成,该组设平台另一侧形成一穿孔,该锁固件对应贯穿该穿孔,该调整座与所述基座相对设置,并其一侧凸设至少一凸台并形成一贯孔,该贯孔与所述穿孔相连通,该固定件对应锁固于该调整座的贯孔内,该轨道一端对应与该凸台相接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楼板或墙板的支撑架,尤指一种可大幅减少人力成本、降低工时并提升施工便利性的支撑架的固定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防水、隔热、隔音等需求,一直是业界急欲改善的课题。以屋顶漏水来说,室内发生渗水现象形成壁癌一向是恼人的恶梦,追溯其原因,不外乎是屋顶或墙面因预留伸缩缝或产生缝隙,导致水沿着缝隙而自墙面渗出。灌筑水泥混凝土时,分次施工灌筑的接合处容易自然形成出缝隙;受到地震、强风等加诸于建筑物的外力,或是建筑物经热胀冷缩或日晒雨淋的缓慢风化,均可导致建筑物自然形成裂痕或缝隙,使得建筑物或多或少都有渗水的问题。
以建筑物的屋顶举例来说,以往屋顶的防水、止漏工程可分为硬质或软质材料的施工法,其中硬质材料工法是于漏水板面重新以水泥或七厘石砂浆粉刷;软质材料施工法则利用沥青、环氧树脂、聚胺基甲酸乙酯(PU)等高分子防水材喷洒、粉刷于渗水墙面,来达到阻隔水分的目的。然而,不论何种施工法,皆须靠大量的人力不断地在地面上来回铺设、粉刷,如此不仅造成人力及工时的耗费外,施工步骤上也较为繁杂。
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架的固定改良结构,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一种支撑架的固定改良结构,包括一基座,具有一组设平台及一插设端,该插设端由该组设平台一侧向下延伸形成,该组设平台另一侧形成一穿孔;
一锁固件,其对应贯穿该穿孔;
一调整座,与所述基座相对设置,该调整座一侧凸设至少一凸台并形成一贯孔,该贯孔与所述穿孔相连通;
一固定件,其对应锁固于该调整座的贯孔内;
及至少一轨道,其一端对应与该凸台相接设。
进一步,所述基座与调整座之间更设有一支撑件形成一中空部,所述锁固件对应贯穿该中空部。
进一步,更具有一延长螺件,该延长螺件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对应贯设于所述支撑件的中空部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部的直径小于第二端部的直径,所述第二端部的直径等于所述支撑件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凸台更包括一第一凸部及一第二凸部及一第三凸部及一第四凸部,所述第一、二、三、四凸部的一端共同界定所述贯孔,所述第一、二、三、四凸部的另一端分别接设所述轨道。
进一步,所述轨道两侧更向外凸伸形成一压制部,该压制部对应压制于所述调整座的一表面上。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及固定件及延长螺件的外周侧更形成有复数螺纹。
进一步,所述轨道两侧相反该压制部更向内凸伸形成至少一卡合部,所述凸台的底部更形成至少一凹槽,该卡合部对应卡设于该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轨道的上表面两侧更分别凸设一凸缘,该凸缘用以防止铺设于该轨道上表面的水泥流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可大幅减少人力成本;
2.可大幅降低工时;
3.可大幅提升施工便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文佐,未经辛文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2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染色机的缸体外置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凝胶毡全封缠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