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处理生产线流化床立式开启式管式加热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62503.X | 申请日: | 2019-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3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毛刚;张华;李其德;张国雄;陈志亮;李贵生;韩雄伟;石金平;尚维忠;王爱胜;甘琪;杨从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5/00 | 分类号: | F27B15/00;F27B15/04;F27B15/02;F27B1/04;F27B1/10;F27B1/12;C01G43/01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任超 |
| 地址: | 73285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生产线 流化床 立式 开启 式管式 加热炉 | ||
一种后处理生产线流化床立式开启式管式加热炉,包括上炉体及下炉体,上炉体及下炉体均安装在流化床反应管上,在流化床反应管中部安装有进料口,在下炉体4上安装有测温点一、测温点二,而上炉体、下炉体均包括上下两部分,在下炉体的顶部留有热电偶孔;上炉体包括上面板A、筒体A、下面板A,而在筒体A上有出线孔A;下炉体包括上面板B、筒体B、下面板B,而在筒体B上有出线孔B;铰链包括螺母、铰链套、铰链轴、连接板;其中螺母位于铰链套上端。
技术领域
此发明涉及加热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处理生产线流化床立式开启式管式加热炉。
背景技术
硝酸铀酰脱硝制备UO3是铀尾端的主要任务。其中流化床是整个系统中的关键设备,用于硝酸铀酰的脱硝,其床体需求温度在320℃高温下进行,由内、外加热设备来提供脱硝反应所需的热量。
在役使用的外加热炉,分为上下两部分,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发热体采用电加热棒,分别穿插12根220V、1000W、长度500mm加热棒对床体提供热量。每一根加热棒引出两根电源线,然而炉体内部空间较小,加热棒较多,使得导线线路、接头错综复杂。现场外加热炉加热棒接线互相交错,在加热过程因导线发热,床体运行振动等原因导致导线绝缘受损,容易造成接地、短路故障。在运行过程中,外加热设备运行可靠性较差,加热棒使用寿命较短,严重影响流化床的安全、稳定运行。
2.炉膛采用浇注的氧化铝炉膛,有以下方面的缺点:
1)炉体两半采用多个合页联接,因现场空间狭小,更换加热棒拆卸炉体时难度大,检修时效性较差。
2)炉膛采用浇注的氧化铝,导热率高,保温性能较差,炉壳温度较高,升温时间较长。
3)炉壳采用普通钢板,不耐高温,变形量大,容易氧化。
3.流化床外加热的运行不可靠性,可能造成流化床内部铀产品结晶,影响中试厂铀尾端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综上三种情况,目前使用的外加热装置对流化床稳定运行、工业安全影响较大。必须基于中试厂流化床结构、工艺运行需求,设计一套非标外加热炉,提高流化床外加热炉的运行可靠性、检修可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乏燃料后处理设施中流化床设计一种非标外加热炉,在提高炉体使用寿命、减轻检修作业负担同时,优化安装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后处理生产线流化床立式开启式管式加热炉,包括上炉体及下炉体,上炉体及下炉体均安装在流化床反应管上,在流化床反应管中部安装有进料口,在下炉体4上安装有测温点一、测温点二,
而上炉体、下炉体均包括上下两部分,在下炉体的顶部留有热电偶孔;
上炉体包括上面板A、筒体A、下面板A,而在筒体A上有出线孔A;下炉体包括上面板B、筒体B、下面板B,而在筒体B上有出线孔B;
铰链包括螺母、铰链套、铰链轴、连接板;其中螺母位于铰链套上端。
上炉体、下炉体采用卡扣式安装方法安装于流化床反应管。
上炉体、下炉体的上下两部分均通过铰链链接,并通过锁扣将两半部分锁紧。
连接板与上炉体及下炉体分别焊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
①炉体外形尺寸应与中试厂流化床床体结构相匹配;
②具有保温性能好、强度高、质量轻、运行可靠性高的特点;
③电炉丝应做固定处理,避免炉丝因加热、冷却,床体振动等原因产生的弹性变形,发生炉丝与床体接触产生接地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25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纤维网格布生产用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边防防寒面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