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路基预埋注浆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41781.7 | 申请日: | 2019-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0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郜新军;张景伟;王磊;候焕娜;程帅;罗文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E01C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路基 预埋注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路基预埋注浆结构,包括路基、砂石层、胶管,其中胶管的表面均匀地分布着众多的孔洞,在砂石层的中部位置预埋胶管,注浆管插入胶管中进行注浆,浆液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通过胶管上的孔洞进入周围路基土内,达到加固路基、减小路基不均匀沉降的目的。所述注浆结构构造简单,施工容易,注浆均匀,对路基建设及运营不构成影响,在不对路基结构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处理路基病害,节约了路基病害处理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路基病害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路基不均匀沉降,节约成本,不影响施工进度,对上部结构不造成破坏的注浆结构。
背景技术
公路工程在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路基沉降的问题,这是一种常见的质量灾害问题,会对公路的等级以及建设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公路在建设期间的沉降最大值位于路基中下部,建设完成之后沉降最大值往往向路基上部移动,公路路基在运营期间出现沉降病害时,通常采用注浆法进行加固,在路基土层当中注入水泥浆液,浆液会对土层产生填充、渗透、挤密作用,从而提高土体的强度,减小不均匀沉降。但采取注浆加固措施时,需要在路面或边坡钻孔,对路基结构造成破坏,还难以保证注浆均匀,而且影响公路正常运营,此时注浆加固技术就具有一定的缺点,若能在不对路基结构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处理路基病害,且可以注浆均匀,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克服的技术缺陷是:针对路基现有注浆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公路路基预埋注浆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预埋注浆结构,包括路基、砂石层、胶管,其中胶管的表面均匀地分布着众多的孔洞,在路基预设位置处,铺设砂石层,在砂石层的中部位置处预埋胶管,待路基需注浆加固时,注浆管插入胶管中进行注浆,浆液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通过胶管上的孔洞进入周围路基土内。
所述路基可为素土、灰土、加筋土路基,或者任意两种、三种组合形式,沿路基走向每2m设置的有二根胶管。
所述砂石层,砂石层厚度宜为0.5m,砂石粒径宜为3~2.3mm,砂石层的底部位于路基顶面以下1.5m位置处。
所述胶管材质宜选用PVC,直径宜为70mm,以满足与常见的注浆管(直径规格主要有25mm、32mm、48mm、60mm)配合使用,在砂石层的中间位置埋设二根胶管,在路基中心位置处的胶管管口封闭,另两端胶管伸出路基边坡1m,外侧胶管口用可拆卸管盖保护,胶管表面孔洞直径宜为10mm,沿胶管长度方向上每2个孔洞均间隔50mm,一根胶管沿长度方向共设置4排孔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构造简单,施工容易,注浆均匀,对路基建设及运营不构成影响,在不对路基结构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处理路基病害,节约了路基病害处理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路路基预埋注浆结构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路路基预埋注浆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浆结构注浆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胶管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中:1路基、2砂石层、3胶管、4孔洞、5胶管管口、6拆卸管盖、7注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17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