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表光脉冲采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36571.9 | 申请日: | 2019-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7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向海堂;李勇;权亚强;刘宗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C23/04 | 分类号: | G08C23/04;G08C19/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康拯通 |
| 地址: | 61019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脉冲 采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表光脉冲采样装置,涉及物联网智能燃气表技术领域,包括MCU控制器、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计量脉冲遮挡组件;所述MCU控制器控制的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所述红外发射电路的发射端与所述红外接收电路的接收端相对设置,所述计量脉冲遮挡组件设置在红外发射电路的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电路的接收端之间;所述计量脉冲遮挡组件为以中间为圆心随燃气表使用时旋转、且边缘为半圆弧形条状遮挡板的转盘,所述半圆弧形条状遮挡板随转盘旋转间断的切断所述红外发射电路的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电路的接收端之间的通路,解决磁性采样元件在受到外界强磁场干扰的情况下燃气表的采样信号会出现错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智能燃气表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燃气表光脉冲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智能燃气表主要有IC卡智能燃气表、CPU卡智能燃气表、射频卡智能燃气表、直读式远传燃气表(有线远传表)以及无线远传燃气表(积成)等这几大类,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化家庭所需要的智能化产品需求,将促使智能燃气表朝着安全性、可靠性、智能方便性方向发展。
智能燃气表一般会采用一些磁性元器件进行采样以便获取控制信息,磁性元件通常由绕组和磁芯构成,它是储能、能量转换及电气隔离所必备的电力电子器件,主要包括变压器和电感器两大类。几乎所有电源电路中,都离不开磁性元器件,磁性元件是电力电子技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在实际运用中,燃气表的使用环境复杂,会有一些外界磁场干扰的情况,外界磁场会干扰到智能燃气表中如霍尔元件、磁阻元件等磁性采样元件的正常工作状态,导致无法及时获取到检测数据,从而使燃气表控制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针对现有技术中燃气表使用磁性元件采样时,如霍尔元件、磁阻元件等采样元件在受到外界强磁场干扰的情况下,燃气表的采样信号会出现错误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脉冲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燃气表光脉冲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MCU控制器、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计量脉冲遮挡组件;所述MCU控制器控制的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所述红外发射电路的发射端与所述红外接收电路的接收端相对设置,所述计量脉冲遮挡组件设置在红外发射电路的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电路的接收端之间;所述计量脉冲遮挡组件为以中间为圆心随燃气表使用时旋转、且边缘为半圆弧形条状遮挡板的转盘,所述半圆弧形条状遮挡板随转盘旋转间断的切断所述红外发射电路的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电路的接收端之间的通路。
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通过电阻和三极管连接至所述MCU控制器的红外发射源,所述MCU控制器通过所述电阻和三极管向所述红外发射源发送脉冲控制红外发射源发出红外射线。
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射源发出的红外射线的光敏二极管,所述光敏二极管通过电阻电路将接收到的红外射线转换为脉冲信号反馈至所述MCU控制器。
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构成红外收发电路,所述红外收发电路包电源VCC,以及用于与所述MCU控制器连接接收脉冲信号的电阻R1和三极管Q1,三极管Q1在所述MCU控制器的脉冲信号下导通为作为红外发射源的红外发光二极管U1供电发出红外射线;所述电源VCC还连接有用于接收红外射线的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接收到收红外射线导通,将电源通过电阻电路转化为脉冲信号反馈至所述MCU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MCU控制器通过红外发射源没隔一段时间发送一个脉冲,发射脉冲的同时检测红外接收电路是否接收到红接发射电路发送得脉冲信号,每两个脉冲为一组,如果发射管发射的A脉冲,红外接收电路收到了,B脉冲未收到或是A脉冲接收管没有接收到,而B脉冲收到了则MCU控制器可以判定在AB两个脉冲时间间隔之间产生了一个计量脉冲,即判断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中间出现的遮挡物移动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65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屏蔽计算机电缆
- 下一篇:一种运用于风电电源侧储能系统的电气主接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