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厚度现浇混凝土屋面及顶棚保护层垫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94289.9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3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朱同然;全廷发;蒲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刘娟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厚 度现浇 混凝土 屋面 顶棚 保护层 垫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厚度现浇混凝土屋面及顶棚保护层垫块,包括条形卡具结构(1)、支撑平台(2)和支撑柱(3),所述条形卡具结构(1)为顶部设有弧形结构(11)的矩形板;支撑柱(3)为底部设有半球体(31)的圆柱体结构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层垫块在薄混凝土结构中,对外观质量效果要求较高的建筑中,能较好的满足施工需求;在使用过程中,能较高地固定平板钢筋,且在顶棚成型面隐藏垫块保证外观质量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薄厚度现浇混凝土屋面及顶棚保护层垫块。
背景技术
随着现浇混凝土在国内的发展,对施工成形要求也逐步提高,并伴随着钢结构的使用发展,配合现浇混凝土的要求性能和厚度也逐步提升,建筑工程中的钢筋保护层垫块的涉及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原基本的施工器具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外观质量要求。
目前建筑工程中主要以使用混凝土垫块和塑料垫块为主,现有的垫块不能满足薄厚度混凝土结构,针对性较差;由于目前钢筋尺寸较大,无法使用在薄厚度屋面及平板上,现有垫块也无法对钢筋进行固定。现有垫块拆模后顶部易留痕于混凝土表面,对表观质量效果无法保证;现有垫块固定钢筋的凹槽面较小,钢筋容易出现脱落和位移,固定不便利无法达到对钢筋保护层进行固定;当前市场上保护层垫块都为固定尺寸,不同的工程需用不同的垫块,对于薄厚度屋面及顶棚更是无法固定,也出现保护层厚度不匹配的情况。现有垫块放置于钢筋下方,浇筑时除外界辅助控制标高外,无法保证混凝土高度无法解决浇筑控标高问题。
例如公布号为CN 110118005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板钢筋保护层垫块,包括上十字形通槽、中垫块、下十字形通槽,所述上十字形通槽位于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上层,由四周四个尺寸相同的上顶柱相隔而成,所述下十字形通槽位于钢筋保护层垫块的底层,由四周四个尺寸相同的下底足相隔而成,所述中垫块位于上底板与下顶板之间,中垫块的厚度依据需要调整,中垫块的截面尺寸为70毫米*70毫米;其中: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上层、中层、底层为混凝土一体结构,由混凝土并加入适量铁屑拌合浇筑而成。该发明的现浇混凝土板钢筋保护层垫块具有保护层垫块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够高效、准确地控制板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垫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避免发生损坏及破碎现象的优点。但保护层垫块尺寸固定,不同的工程需用不同的垫块,对于薄厚度屋面及顶棚更是无法固定,会出现保护层厚度不匹配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厚度现浇混凝土屋面及顶棚保护层垫块,通过使用底部为半球体的四点接触面,与模板接触面为点形接触结构,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能隐藏混凝土接触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薄厚度现浇混凝土屋面及顶棚保护层垫块,包括条形卡具结构、支撑平台和支撑柱,所述条形卡具结构为顶部设有弧形结构的矩形板;支撑柱为底部设有半球体的圆柱体结构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层垫块在薄混凝土结构中,对外观质量效果要求较高的建筑中,能较好的满足施工需求;在使用过程中,能较高地固定平板钢筋,且在顶棚成型面隐藏垫块保证外观质量要求。
弧形结构与模板接触面为线形结构,对屋面混凝土浇筑起到了控标高的作用,且在浇筑后混凝土找平提供了参考点。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混凝土浸入覆盖线形,将结构隐藏在屋面混凝土结构内。
相对于传统的水泥、塑料垫块,新型结构使用方便快捷,固定牢固,不容易发生位移,可有效控制钢筋的保护层;能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质量轻,体积小,强度高,能承受施工人员行走和其它施工荷载而不破坏。
优选的是,所述条形卡具结构为两块,所述两块条形卡具结构之间留有间隙。采用两块条形卡具结构(双长凹槽卡结构)能满足现有直径4毫米、5毫米、6毫米的钢筋网片结构,能放置于钢筋网片在钢筋网片支撑平台上,起到了固定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42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