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模制取的牙齿-牙龈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86201.9 | 申请日: | 2019-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4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C9/00 | 分类号: | A61C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模 制取 牙齿 牙龈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模制取的牙齿‑牙龈分离器,包括能够相对拼接在一起的左半分离器和右半分离器,所述的左半分离器和右半分离器结构相同;所述的左半分离器包括一体成型的分离部、倒V形连接部V和牙龈贴合部,所述的左半分离器和右半分离器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灌浆孔。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器能够在印模制取过程中充分撑开牙齿与牙龈,使得印模材料能够充分进入牙齿与牙龈之间的颈部沟槽中成型,印模制取完成后分离器留置在印模中,起到加强筋骨架的作用,使得印模的边缘的清晰程度显著提高,也就提高了印模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涉及牙齿印模制取,具体涉及一种印模制取的牙齿-牙龈分离器。
背景技术
牙冠修复时需要通过制取印模再灌注石膏模型将口内牙齿翻印到口外,为了制作的牙冠准确无误地和口内牙齿贴合在一起,对印模制备要求非常高,而难点在于:牙龈组织和需要制作牙冠的牙体组织之间的界限在模型上非常不容易分开,因此,牙冠边缘很容易做的宽了或者窄了,这对牙冠使用效果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现有技术基本上都是在牙齿预备后,如图6所示,通过在牙龈沟内放置排龈线,待排龈线在龈沟内放置几分钟后即可将牙龈软组织和牙体硬组织分开,然后将排龈线取出并立即向牙龈沟注入印模材料,印膜材料凝固后从口内取出,灌注石膏模型。
由于排龈线从牙龈沟内取出后,牙龈组织很快就会塌陷并重新贴附到牙体组织上,因此,常常是印模材料很难进入龈沟内,导致取出的印模不能将牙龈软组织和牙体硬组织分开,灌注的石膏模型也无法准确标记出牙齿的边缘,也就无法制作出修复体的准确边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模制取的牙齿-牙龈分离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印模的边缘不清晰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印模制取的牙齿-牙龈分离器,包括能够相对拼接在一起的左半分离器和右半分离器,所述的左半分离器和右半分离器的截面结构相同;
所述的左半分离器包括一体成型的分离部、倒V形连接部V和牙龈贴合部,倒V形连接部V连接分离部的顶端和牙龈贴合部的顶端;所述的分离部、倒V形连接部V和牙龈贴合部均为与牙齿和牙龈相贴合的弧形,所述的分离部位于左半分离器的内侧,所述的牙龈贴合部位于左半分离器的外侧;
所述的分离部远离牙龈贴合部的一侧设置为内弧面,分离部靠近牙龈贴合部的一侧设置为飞边外弧面,在分离部的截面上,飞边外弧面与内弧面之间呈现一个向内收缩的楔形夹角;
所述的左半分离器和右半分离器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灌浆孔。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分离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的牙龈贴合部的高度。
所述的牙龈贴合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底部开放的与两颗牙齿之间的牙龈相贴合的跨肩槽。
所述的楔形夹角的角度为0°~45°。
所述的飞边外弧面的高度为0.5mm~1.0mm。
所述的分离部的楔形底端最薄处的厚度为0.1~0.3mm;所述的分离部的楔形顶端最厚处的厚度为1~3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Ⅰ)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器能够在印模制取过程中充分撑开牙齿与牙龈,使得印模材料能够充分进入牙齿与牙龈之间的颈部沟槽中成型,印模制取完成后分离器留置在印模中,起到加强筋骨架的作用,使得印模的边缘的清晰程度显著提高,也就提高了印模的质量。
(Ⅱ)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器上设置有多个灌浆孔,能够使得印模材料快速进入和包裹分离器,形成较为完美的印模的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62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散热的太阳能聚光发电装置
- 下一篇:尾门锁加强板及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