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83533.1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0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魁恩;薛艳红;李景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魁恩 |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杨春雷 |
| 地址: | 300143 天津市河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康复 辅助 行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走装置,公开了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装置,其包括支撑板、支撑柱、杆壳和扶板;支撑板顶端的中部固定有支撑柱,且支撑板顶端的两侧均固定有杆壳,杆壳的顶端开设有杆槽,且杆槽的内部插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顶端固定于扶板的底部,扶板的中部开设有杆孔,扶板顶端的两侧均固定有把手;支撑柱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的内部连接有与螺纹槽相匹配的丝杆,丝杆的上端位于杆孔的内部,且丝杆的顶端固定有调节把。本实用新型通过该行走装置上设置有安全腰带,在病人进行恢复训练时,可起到保护病人的作用,避免病人体力不支摔倒,也利于病人独立完成行走,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康复科对病人进行腿部恢复锻炼时,传统恢复锻炼采用护士搀扶的方式进行,大大增大护士劳动力的消耗,同时护士较忙时,也无法抽空辅助病人进行恢复。
经检索,中国授权专利号CN201821062999.2公开了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装置,包括底座、立柱、扶杆、弹性绳,底座下端四角设置有支撑座,底座上端四角设置有立柱,立柱之间设置有扶杆,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
该装置是在室内为病人进行康复训练,长期居住在医院的病人们不断需要进行康复,也需要舒缓身心,该装置只能在固定位置使用,同时造价相比一般恢复装置较贵,为了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装置,通过该行走装置上设置有安全腰带,在病人进行恢复训练时,可起到保护病人的作用,避免病人体力不支摔倒,也利于病人独立完成行走,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柱、杆壳和扶板;
支撑板顶端的中部固定有支撑柱,且支撑板顶端的两侧均固定有杆壳,杆壳的顶端开设有杆槽,且杆槽的内部插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顶端固定于扶板的底部,扶板的中部开设有杆孔,扶板顶端的两侧均固定有把手;
支撑柱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的内部连接有与螺纹槽相匹配的丝杆,丝杆的上端位于杆孔的内部,且丝杆的顶端固定有调节把,扶板呈U形状,扶板内壁的两侧均固定有扣环,且扣环上套接有快速扣,快速扣上连接有绑带,且绑带的末端固定有安全腰带。
优选的,支撑板呈半圆状。
优选的,支撑板的底端均匀安装有万向轮。
优选的,杆孔的内部设置有轴承,轴承的为外圈壁固定于杆孔的内壁处,轴承的内圈壁与丝杆的外壁相固定。
优选的,杆壳内置有滑块,且滑块的外壁贴合于杆壳的内壁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该行走装置上设置有安全腰带,在病人进行恢复训练时,可起到保护病人的作用,避免病人体力不支摔倒,也利于病人独立完成行走,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该行走装置上设置有调节机构,在使用前,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身高,对扶板的高度进行调整,利于保证病人使用时的舒适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杆的底部固定有滑块,且滑块的外壁贴合杆壳的内部,从而在调节升降时,利于增强整体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魁恩,未经王魁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3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络安全测试隔音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