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产用腿部助力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67840.0 | 申请日: | 201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3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菊芬;张玲;李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菊芬 |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A61G1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刘青宜 |
| 地址: | 733399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产 腿部 助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助产用腿部助力装置,包括底板、电机和第一肢体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侧面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插接有转动杆。该助产用腿部助力装置,通过电机、摆动杆、支撑杆和第一肢体架的配合设置,电机运作通过转动杆带动摆动杆,使得在扇形槽内的支撑杆呈扇形移动,进而使放在第一肢体架的大腿屈曲,使双大腿能够紧贴腹壁,以减少腰段脊柱的弯曲度,缩小骨盆倾斜度,以便于助产,通过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二肢体架的配合设置,调整好产妇大腿的位置后,再通过调节第二立柱上第二肢体架的小腿的高度,使得孕妇腿部舒适,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产科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助产用腿部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助产指的是为使胎儿顺利娩出母体产道,于产前和产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照顾好产妇,认真观察产程,并指导其正确配合产程进展以及接生。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顺产产妇,需要张开双腿,由于生产的时间较长,产妇容易感觉疲惫,需要借助支架来助产。
临床上常用屈大腿法来处理,方便娩出胎儿,这种方法一般靠医务人员帮助产妇抱腿,屈膝外展,使产妇双腿尽可能的屈曲,紧贴腹部,以改变骨盆倾斜度,长时间生育过程中容易疲劳,医务人员的辅助固定不仅稳定性差,而且人员众多不便于接生,长此以往,不利于产妇安全快速的进行生产工作,或者使胎头利用骨盆出口后三角娩出,此方法浪费人力,消耗操作者体力,体积大,不方便存放,因此,现提出一种助产用腿部助力装置,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助产用腿部助力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助产用腿部助力装置,包括底板、电机和第一肢体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侧面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插接有转动杆,所述挡板侧面的顶部开设有扇形槽,所述底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动杆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肢体架,所述底板远离转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通过第一转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表面插接有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肢体架。
可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靠近固定板下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卡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肢体架和第二肢体架上表面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绷带,所述绷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第一肢体架和第二肢体架远离绷带的外侧面均开设有卡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肢体架和第二肢体架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套筒的表面均设置有旋钮。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设置于在扇形槽的内部,所述摆动杆设置于挡板的内表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助产用腿部助力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菊芬,未经杨菊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78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