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历史参考资料借阅存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55189.5 | 申请日: | 201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4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恒华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2F9/00 | 分类号: | B42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延峰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历史 参考资料 借阅 存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历史参考资料借阅存放装置,包括:第一书夹、第二书夹、摁扣、弹性连接带;第一书夹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书夹,且第二书夹与第一书夹通过摁扣相连接;第一书夹由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组成,且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通过弹性连接带相连接,并且弹性连接带的两端分别通过铆合方式与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以上结构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灵活方便,不仅便于使用者将借阅的不同尺寸的参考资料进单独行存放并组合携带,还能对阅读完毕的参考书籍进行夹紧压实,使书籍恢复到平整状态,便于借阅完毕后收藏储存,提高了书籍借阅存放装置的使用效果,实用性强的优点,解决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书借阅辅助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历史参考资料借阅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历史参考资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人们在进行文学创作或对历史进行研究与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更加准确的了解历史,会借阅历史资料进行参考,而人们在借阅书籍时,通常会手拿书籍资料或将书籍资料装进包内携带回去进行参阅,这样会容易对书籍造成损伤,虽然有书籍资料的软质文件袋,但功能单一,无法对阅读后的书籍资料的边角及内部进行平整压实,不利于书籍资料的后续收藏储存,使用效果较差。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历史参考资料借阅存放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历史参考资料借阅存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存放书籍资料的软质文件袋,功能单一,无法对阅读后的书籍资料的边角及内部进行平整压实,不利于书籍资料的后续收藏储存,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历史参考资料借阅存放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历史参考资料借阅存放装置,包括:第一书夹、第二书夹、摁扣、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三压板、第四压板、弹性连接带、缺口、弹性手持带;所述第一书夹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书夹,且第二书夹与第一书夹通过摁扣相连接;所述第一书夹由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组成,且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通过弹性连接带相连接,并且弹性连接带的两端分别通过铆合方式与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相连接;所述第二书夹由第三压板与第四压板组成,且第三压板与第四压板通过弹性连接带相连接,并且弹性连接带相连接的两端分别通过铆合方式与第三压板及第四压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等腰梯形状的缺口,且第三压板与第四压板的左右两侧也开设有等腰梯形状的缺口;所述第一书夹的背部设置有长条状的弹性手持带,且弹性手持带的两端通过铆合方式与第一压板的底端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历史参考资料借阅存放装置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的边缘位置设置有三处呈匚形状排列的弹性连接带,且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通过弹性连接带的设置为第一开合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历史参考资料借阅存放装置所述第三压板与第四压板的边缘位置也设置有三处呈匚形状排列的弹性连接带,且第三压板与第四压板通过弹性连接带的设置为第二开合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历史参考资料借阅存放装置所述第一书夹的顶端设置有两处摁扣的母扣与两处摁扣的子扣,且所述的两处母扣与所述的两处子扣呈前后对称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历史参考资料借阅存放装置所述第二书夹的大小为第一书夹大小的二分之一,且第二书夹呈左右对称设置有两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恒华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恒华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51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