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字交流闭环型调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45076.7 | 申请日: | 2019-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9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逸飞;雷美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M7/219 | 分类号: | H02M7/219;H02H7/125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邓爱民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交流 闭环 调压器 | ||
1.一种数字交流闭环型调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主电路、ACS712过流保护电路、TLP250光耦隔离控制电路、单片机采样控制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功率主电路包括整流桥、负载、以及MOS管,ACS712过流保护电路用于对功率主电路的电流进行检测并将其转换为模拟量输入给单片机采样控制电路中的单片机;TLP250光耦隔离控制电路采用74LS08芯片和TLP250芯片,74LS08芯片连接MOS管栅极,TLP250芯片连接单片机采样控制电路中的单片机,TLP250光耦隔离控制电路将高压电路和低压电路隔离,并对单片机输出的PWM信号进行放大来控制功率主电路中MOS管的通断;单片机采样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以及手动调压按键,单片机采样控制电路对功率主电路中的电流以及负载端电压进行采样,调整PWM信号占空比大小,向TLP250光耦隔离控制电路输出PWM信号;数码管显示电路接收来自单片机采样控制电路采集的负载两端电压值并予以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交流闭环型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CS712过流保护电路包括ACS712芯片、电容C8、C9、限流电阻R9以及发光二极管LED3,电容C8一端与LED3的阴极相连并接地,C8另一端接ACS712芯片的VCC脚;电容C9一端连接ACS712芯片的FILTER脚,C9另一端接地;发光二极管LED3阴极接地,LED3阳极通过限流电阻R9接到ACS712芯片的VCC脚,ACS712芯片采用5V的供电电源;ACS712芯片的GND脚与单片机采样控制电路中的单片机共地;ACS712芯片的VIOUT脚作为芯片的ADC输出口接单片机采样控制电路中单片机的PA3脚,ACS712芯片的两个IP+脚直接相连并接到功率主电路中MOS管漏极,ACS712芯片的两个IP-脚直接相连并连接到功率主电路中整流桥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交流闭环型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LP250光耦隔离控制电路还包括电容C3、C4,电阻R4、R5、R6,以及开关S1;TLP250芯片的3脚、5脚直接与地相连,TLP250芯片的1脚、4脚、7脚悬空,TLP250芯片的2脚通过电阻R4连接至单片机采样控制电路中单片机的PA7脚,TLP250芯片的6脚通过电阻R5连接至74LS08芯片的4A脚,TLP250芯片的8脚连至12V电源;电容C3、C4并联,电容C3、C4的一端均连接TLP250芯片的8脚,电容C3、C4的另一端接地;74LS08芯片GND脚接地,74LS08芯片的4B脚与VCC脚直接相连并通过开关S1连接至12V电源;74LS08芯片的4Y脚通过电阻R6连接至功率主电路中MOS管栅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交流闭环型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采样控制电路包括晶振Y1、Y2,单片机采用STM32系列单片机,手动调压按键包括开关S2、S3;开关S2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通过电阻R10连接到单片机的PB0口,电容C11一端连接到S2与电源相连的一端,另一端通过电阻R12接地;开关S3一端与3.3V电源相连,另一端通过电阻R11连接到单片机的PB1口,电容C12一端连接到S3与电源相连的一端,另一端通过电阻R13接地;单片机PA2口通过分压电阻R1、R2、R3连接到功率主电路中整流桥的输出端;晶振Y1两端分别连到单片机的PD0、PD1口,并分别通过电容C2、C5接地;晶振Y2两端分别连到单片机的PC14、PC15口,并分别通过电容C6、C7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交流闭环型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管显示电路包括两片74HC595芯片和数码管显示模块,第一74HC595芯片的15脚连接至数码管显示模块112脚,第一74HC595芯片的1脚连接至数码管显示模块116脚,第一74HC595芯片的2脚连接至数码管显示模块120脚,第一74HC595芯片的3脚连接至数码管显示模块118脚,第一74HC595芯片的4脚连接至数码管显示模块117脚,第一74HC595芯片的5脚连接至数码管显示模块113脚,第一74HC595芯片的6脚连接至数码管显示模块121脚,第一74HC595芯片的7脚连接至数码管显示模块119脚,第一74HC595芯片的8脚接地,第一74HC595芯片的9脚连接至第二74HC595芯片的14脚,第一74HC595芯片的10脚与16脚相连并与第二74HC595芯片的10脚、15脚、16脚相连后接至5V电源,第一74HC595芯片的11脚与第二74HC595芯片的11脚相连并接至单片机的PC2口,第一74HC595芯片的12脚与第二74HC595芯片的12脚相连并接至单片机的PC1口,第一74HC595芯片的13脚与第二74HC595芯片的13脚相连并接地,第一74HC595芯片的14脚接至单片机的PC3脚;第二74HC595芯片的1脚接至数码管显示模块114脚,第二74HC595芯片的2脚接至数码管显示模块115脚,第二74HC595芯片的3脚接至数码管显示模块122脚,第二74HC595芯片的15脚接至数码管显示模块111脚,第二74HC595芯片的4脚、5脚、6脚、7脚9脚悬空,第二74HC595芯片的8脚接地;电容C10一端连接5V电源,另一端接GN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50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化转子结构
- 下一篇:一种立式无级永磁节能调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