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米重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40851.X | 申请日: | 2019-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8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龙兴线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8/92 | 分类号: | B29C48/9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米重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盒,所述电气控制盒的顶部通过架台螺栓固定连接有料斗,且料斗的下方设置有加料筒,并且加料筒焊接在成型筒上,所述料斗底端安装有气动关料装置,所述成型筒上安装有旋转编码器,所述加料筒的底端设置有重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中,加料筒底部的重力传感器,对内部物料重量进行感应,并将数据传输至下料控制模块中,通过下料控制模块中的计算芯片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对顶部气动关料装置进行控制,对加料的量进行控制,同时下料控制模块通过通讯模块将数据传输至牵引算法控制模块中,通过内部芯片的分析计算,将控制信号传输至牵引机和主机控制器中,对其转速拉力进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米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米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米重是指产品每米的重量,根据产品的尺寸和材料密度,可以计算出产品每米的重量,在生产过程中,米重的恒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质量的优劣。
传统生产中无法保证管材的重量一致,传统开机对管材的浪费严重不可避免,管材成品的偏心无法保证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生产管材的重量一致程度难以控制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米重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米重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盒,所述电气控制盒的顶部通过架台螺栓固定连接有料斗,且料斗的下方设置有加料筒,并且加料筒焊接在成型筒上,所述料斗底端安装有气动关料装置,所述成型筒上安装有旋转编码器,所述加料筒的底端设置有重力传感器,所述电气控制盒的内部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源模块、下料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和牵引算法控制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气控制盒上焊接有显示控制单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气控制盒的外部设置有显示器,且显示器内部安装有控制软件,并且控制软件与下料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下料控制模块、重力传感器和通讯模块,且下料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通讯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模块输出端与牵引算法控制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牵引算法控制模块输出端与旋转编码器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下料控制模块输出端与气动关料装置输入端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打开气动关料装置,顶部的料斗内部物料漏入加料筒中,加料筒底部的重力传感器,对内部物料重量进行感应,并将数据传输至下料控制模块中,通过下料控制模块中的计算芯片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对顶部气动关料装置进行控制,对加料的量进行控制,同时下料控制模块通过通讯模块将数据传输至牵引算法控制模块中,通过内部芯片的分析计算,将控制信号传输至牵引机和主机控制器中,对其转速拉力进行控制,主机的转动数据通过旋转编码器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至牵引算法控制模块中,进行数据更新计算,及时的进行控制,外部可以通过显示器上进行操作,调控控制软件模块,进而通过以太网进行通讯,进行远程的调控操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气控制盒内部机构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性连接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龙兴线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龙兴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0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缆保护管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水电能表盖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