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外部散热结构的循环冷却水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03955.3 | 申请日: | 2019-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0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吴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德汽车部件(武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F28D7/08;F25D3/12 |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张文俊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外部 散热 结构 循环 冷却 水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外部散热结构的循环冷却水箱,涉及冷却水箱领域,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蓄水箱,且蓄水箱的外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蓄水箱的一侧连接有速冷箱,且速冷箱的顶端连接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的一侧连接有投加口,且投加口的一侧连接有温度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速冷箱、通气口、投加口、温度计和换热箱,实现了冷却液对机器进行换热之后以高温的状态进入冷却管的内部,先后经过换热箱和速冷箱进行换热,两重换热使得冷却液的散热效果更好,且速冷箱可以通过投加口往内投加干冰和水等媒介,使得速冷箱内的温度低于常温,从而对冷却液进行快速降温,使得冷却液的散热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水箱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外部散热结构的循环冷却水箱。
背景技术
冷却水箱是一种先进的循环水冷却设备,可广泛适用于需要循环水冷却的其它电器、机械设备的配套,其工作原理是水箱内贮存的冷水由循环水泵吸入循环系统,经过待冷却的设备部位,发挥冷却作用后,流出温度较高的水,再经过水循环散热器、冷却风扇冷却后,重新加入新的循环。
现有的循环冷却水箱采用的是风机散热的方式进行冷却,冷却效果不好,且现有的循环冷却水箱无法将冷却时产生的热能进行二次利用,导致热能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循环冷却水箱采用的是风机散热的方式进行冷却,冷却效果不好、且现有的循环冷却水箱无法将冷却时产生的热能进行二次利用,导致热能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外部散热结构的循环冷却水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外部散热结构的循环冷却水箱,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蓄水箱,且蓄水箱的外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蓄水箱的一侧连接有速冷箱,且速冷箱的顶端连接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的一侧连接有投加口,且投加口的一侧连接有温度计,所述速冷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盘管,且第一盘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盘管,所述速冷箱的一侧连接有换热箱,且换热箱的顶端连接有进水口,所述换热箱的一侧连接有冷却管,且换热箱外侧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
优选地,所述冷却箱的顶端连接有把手,且把手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把手的外侧皆连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由橡胶材质构成。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由透明PVC材质构成,且连接管的外侧设置有刻度,所述蓄水箱的外侧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投加口的外侧连接有盖板,且盖板通过转轴与速冷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焊接,且第一盘管由紫铜材质构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盘管位于换热箱的内部,且第二盘管与冷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盘管由不锈钢材质构成。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的外侧连接有密封盖,且密封盖的外侧连接有防滑纹路。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排水管分别位于速冷箱和换热箱的外侧,且两组所述排水管的外侧皆连接有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速冷箱、通气口、投加口、温度计和换热箱,实现了冷却液对机器进行换热之后以高温的状态进入冷却管的内部,先后经过换热箱和速冷箱进行换热,两重换热使得冷却液的散热效果更好,且速冷箱可以通过投加口往内投加干冰和水等媒介,使得速冷箱内的温度低于常温,从而对冷却液进行快速降温,使得冷却液的散热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的换热箱、第二盘管、进水口、冷却管和排水管,实现了高温状态下的冷却液经过换热箱进行换热后,其内部用来换热的水会发生升温,然后将换热后的水排出可以进行利用,可以充分将热能进行利用,避免热能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德汽车部件(武汉)有限公司,未经丰德汽车部件(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3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抗淤泥且可投放打捞的人工鱼礁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