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98966.3 | 申请日: | 2019-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0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伯努利 原理 桂圆 揉搓 剥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剥壳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包括投料斗,所述剥壳管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剥壳管的内部连接有滑板,滑板与剥壳管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剥壳管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弹簧相对应的通孔,滑板在靠近剥壳管轴线的一侧连接有与通孔相对应的划刀,过滤板的下端连接有橡胶柱。通过桂圆挤压剥壳管上的划刀,划刀通过滑板挤压第一弹簧,桂圆运动到抽气管的下侧,桂圆挤压到抽气管下端的过滤板的下侧,圆形设置的橡胶柱使其与桂圆的接触面增大,分离管上设置的减速板,本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揉搓剥壳装置具备果肉品质较差、果肉有杂质和果壳和果肉分离不完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剥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
背景技术
桂圆又称龙眼、荔枝奴、亚荔枝和燕卵,为无患子科植物,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原产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寿命最长可达400多年,果实成熟期为7到8月,鲜果呈黄褐色。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是我国南亚热带名贵特产,历史上南方“桂圆”北“人参”之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去果皮,鲜用,或将果实干燥后,剥取假种皮备用。
在将果实干燥后,剥取假种皮备用的过程中,需要人工或者使用揉搓剥壳装置进行外壳的剥离,但是人工劳动强度太大,且工作效率太低,而目前现有的揉搓剥壳装置在工作时,一般直接对桂圆外壳进行碾压揉搓,这样容易使得桂圆的果肉被压扁、果壳碎片渣插到果肉中和果壳较大不利于分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具备果肉品质好、果肉无杂质和便于果壳与果肉分离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具备果肉品质较差、果肉有杂质和果壳、果肉分离不完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具备果肉品质好、果肉无杂质和便于壳肉分离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包括投料斗,所述投料斗的下端内部开设有锥形滑槽,投料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剥壳管,剥壳管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剥壳管的内部且在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与剥壳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剥壳管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弹簧相对应的通孔,滑板在靠近剥壳管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通孔相对应的划刀,剥壳管的底部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板,剥壳管的内部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输送叶,投料斗的内部设置有板栗,板栗包括:果壳和果肉,剥壳管的右端固定管连接有抽气管,抽气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过滤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柱,剥壳管与抽气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分离管,分离管的上端上侧壁开设有斜槽,分离管的上端且在斜槽内固定连接有转柱,转柱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挡板,挡板与分离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分离管的上端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斜槽相对的软垫,分离管的右侧下部均开设有多个矩形口,分离管的右侧下部均且在矩形口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减速板,分离管的下部且在矩形口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管,矩形管的下侧设置有壳体收集箱,分离管的右端设置有果肉收集箱。
优选的,所述划刀的直径与矩形槽的宽度相适应,从而保证划刀对桂圆的外皮切割。
优选的,所述划刀和矩形槽均匀分布在剥壳管的内部,从而保证对桂圆的外皮被不同方向的多数量的划破。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口径可以过滤灰尘和小颗粒碎渣,从而保证了果肉的洁净。
优选的,所述橡胶柱呈圆形设置,圆形设置的橡胶柱使其与桂圆的接触面增大,从而有效的对桂圆进行剥壳。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为压缩弹簧,从而保证未剥壳的桂圆直接下滑到分离管中。
优选的,所述矩形口的宽度小于果肉的直径,从而保证果壳与果肉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8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