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架桥机后支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74213.9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6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邱红星;陈永久;高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冶起重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1/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3 | 代理人: | 李伊宁 |
| 地址: | 45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架桥 机后支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架桥机后支腿结构,包括主梁、两组托辊纵移机构、上横梁、伸缩机构、下支撑梁和走行轮箱,所述的每组托辊纵移机构均设置于主梁下弦上且沿主梁下端前后移动,每组托辊纵移机构均与上横梁连接,上横梁的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机构,下支撑梁的下端左右两则均设置有伸缩机构,下支撑横梁的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下走行轮箱,下支撑横梁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与每组下走行轮箱的上端连接,每组下走行轮箱的内部均设置有横移轮组,横移轮组的下端对应设置有横移轨道,所述的横移轮组还连接有驱动装置;能够进一步的加强架桥机后支腿的支撑效果,增大后支腿与主梁之间固定的牢固程度,且移动方式更加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架设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架桥机后支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不断的加快,我国的交通也在不断完善,各种桥梁设施都在不断地进行建造,架桥机就应运而生,架桥机就是将预制好的梁片放置到预制好的桥墩上去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梁片提起,然后运送到位置后放下,属于起重机范畴。
但是随着我国桥梁架设的不断进步,对架桥机的要求也就不断地提高,后支腿作为架桥机的一个重要的支撑辅助结构及辅助主梁移动的结构,对架桥机后支腿的要求同样也在不断地提高,以达到现阶段桥梁架设所需要的标准,现有的架桥机后支腿往往存在着支撑效果不佳,在桥梁架设过程中与主梁之间固定不牢固,移动方式复杂的缺点,因此,现在亟需一种新型架桥机后支腿结构,能够进一步的加强架桥机后支腿的支撑效果,增大后支腿与主梁之间固定的牢固程度,且移动方式更加简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架桥机后支腿结构,能够进一步的加强架桥机后支腿的支撑效果,增大后支腿与主梁之间固定的牢固程度,且移动方式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架桥机后支腿结构,包括主梁、两组托辊纵移机构、上横梁、伸缩机构、下支撑梁和走行轮箱,所述的每组托辊纵移机构均设置于主梁下弦上且沿主梁下端前后移动,每组托辊纵移机构均与上横梁连接,上横梁的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机构,下支撑梁的下端左右两则均设置有伸缩机构,下支撑横梁的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下走行轮箱,下支撑横梁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与每组下走行轮箱的上端连接,每组下走行轮箱的内部均设置有横移轮组,横移轮组的下端对应设置有横移轨道,所述的横移轮组还连接有驱动装置。
所述的下支撑梁包括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辅助梁和加固梁,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的前端均与第一支撑梁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的后前端均与第二支撑梁的内侧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支腿滑动通道,所述辅助梁上开设有油缸通道,加固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梁的下端还固定设置有耳座。
所述的支腿滑动通道的侧壁上端固定设置有中部自上向下贯通的支腿固定座,所述支腿固定座上还开设有固定轴孔。
所述的伸缩机构均包括第一铰接座、单头螺栓、四条伸缩支腿和油缸,所述的每条伸缩支腿均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的外套筒套设在内套筒的外部,且内套筒上沿内套筒的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承重轴孔,还包括与承重轴孔相匹配的承重销轴,四条伸缩支腿的上端分别与上支撑梁的下端左右两侧连接,四组伸缩支腿均分别穿过支腿滑动通道并通过承重轴承与支腿固定座连接,第一铰接座设置于上横梁的下端左右两侧,油缸的活动端与第一铰接座通过油缸铰接轴铰接,所述下支撑梁的左右两端还开设有油缸贯穿通道,油缸的固定端与下支撑梁通过单头螺栓进行连接,油缸的下端穿过油缸贯穿通道。
所述的内套筒的上端设置有内套筒法兰板,内套筒的上端与内套筒法兰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横移轨道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挡板,横移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轨道连接板,每两条横移轨道之间通过轨道连接板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冶起重机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中冶起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42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缝隐形高强度防盗结构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土壤筛分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