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险插座全自动装配机的运料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70605.8 | 申请日: | 2019-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7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孙联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贝尔佳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65G47/82;G01R31/01;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险 插座 全自动 装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险插座全自动装配机的运料机构,包括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的运送通道;第一往复气缸,固定设置于基座上,用于控制插座金属模具在第一横向输送道上移动;第二往复气缸,固定设置于基座上,用于控制插座金属模具在第二横向输送道上移动;推动块滑动设置于联动轴上,联动轴连接于第一往复气缸和第二往复气缸上,用于推动插座金属模具在运送通道上移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运料机构的自动化控制,提升了对插座金属模具的运送速率,进而提升了插座金属模具的装配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失误的问题,提升了保险插座产品的合格率,节约生产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自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险插座全自动装配机的运料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子产品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也对电子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插座作为应用较为广泛的电子产品,其需要量大,要求产品一致性好,因为金属端子体积相对薄、小。
现有技术中,在插座的装配制造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工人手工将插座本体上的插线切平,再手工在插线上套设插线排,然后再通过手工操作简单的铆压装置来一个个的将端子铆压到小电线上,再手工将导通端子组装到内架中,具有如下问题:
(1)纯手工的组装模式导致插座生产效率低下,且人工操作失误率高导致成品合格率低;
(2)为提高生产效率,一些企业会大量招聘工人来进行组装,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保险插座的生产进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保险插座生产过程中运送速率低、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保险插座全自动装配机的运料机构,包括基座,还包括:
运送通道,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由第一横向输送道、第一纵向输送道、第二横向输送道、铆合道、传送带及第二纵向输送道串联环绕组成;
第一往复气缸,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用于控制插座金属模具在所述第一横向输送道上移动;
第二往复气缸,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用于控制所述插座金属模具在所述第二横向输送道上移动;
推动块,滑动设置于联动轴上,所述联动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往复气缸和所述第二往复气缸上,用于推动所述插座金属模具在所述运送通道上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动块包括:
斜坡状卡块,设置于所述推动块的顶部;
弹簧,设置于所述推动块内,所述弹簧顶端连接于所述斜坡状卡块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横向输送道一端与所述第二纵向输送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纵向输送道连通,所述第二横向输送道的末端接有所述铆合道,所述铆合道的末端与所述传送带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纵向输送道首端设置有第一纵向推料气缸,用于将推动所述插座金属模具至所述第一纵向输送道的末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纵向输送道的末端设置有双移位气缸,所述双移位气缸的前端设置有前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由电源线柜体及多块安装板组成,多块所述安装板固定于电源线柜体上表面,并且相邻的两块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连接固定块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送带通过传送带电机传输动力,其末端设置有第二纵向推料气缸,所述第二纵向推料气缸用于将所述插座金属模具推送至所述第二纵向输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贝尔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贝尔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06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