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蜂箱顶式饲喂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66873.2 | 申请日: | 2019-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1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钱枫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益蜂蜂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53/00 | 分类号: | A01K53/00;A01K47/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卓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34 | 代理人: | 赵辉丽;潘晓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箱 饲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箱顶式饲喂器,包括蜂箱和安装在蜂箱顶部的饲喂器主体,饲喂器主体包括壳体、第一糖水隔板、第二糖水隔板、隔蜂板,壳体上设有第一蜜蜂进出口和第二蜜蜂进出口,第一蜜蜂进出口设置在壳体的中心处,第二蜜蜂进出口设置在壳体的边上,第二糖水隔板罩住第二密蜜蜂进出口形成一个第二取食区,第一糖水隔板罩住第一蜜蜂进出口并形成一个第一取食区。本实用新型有多个蜜蜂进出口;天气热时蜜蜂从边上进出,天气冷时从中间进出;产品的设计结合了蜜蜂的生理特点;饲喂器适用养双蜂群的蜂箱,也适用养单蜂群的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箱领域,具体涉及蜂箱顶式饲喂器。
背景技术
蜂箱是养蜂过程中供蜜蜂繁衍生息的处所,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1857年美国人郎氏发明了活框蜂箱与随后发明的巢础机和分蜜机一起被称为蜂具的三大发明,而正是这些养蜂工具的使用,结束了数千年传统养蜂采用土窝、毁巢取蜜的生产方式,奠定了新式养蜂的基础,使养蜂生产出现巨大的飞跃。上世纪初活框蜂箱和意大利蜜蜂一起传入我国,现在我国使用的蜂箱很多,比如十框蜂箱、达旦蜂箱、十二框方形蜂箱等,其规格大小不尽相同,但结构原理基本一致。初学养蜂者可以向养蜂户购买别人使用过的蜂箱,也可以根据规格自己制作蜂箱。
现有的蜂箱对蜜蜂进行喂食较为麻烦,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蜂箱顶式饲喂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蜂箱顶式饲喂器,包括蜂箱和安装在蜂箱顶部的饲喂器主体,饲喂器主体包括壳体、第一糖水隔板、第二糖水隔板、隔蜂板,壳体上设有第一蜜蜂进出口和第二蜜蜂进出口,第一蜜蜂进出口设置在壳体的中心处,第二蜜蜂进出口设置在壳体的边上,第二糖水隔板罩住第二密蜜蜂进出口形成一个第二取食区,第一糖水隔板罩住第一蜜蜂进出口并形成一个第一取食区;壳体的中心处设有多个凸柱,凸柱的侧面底部设有多个限位部,第一糖水隔板的底部放置在限位部上形成空隙,凸柱内设有一个中心通道,凸柱的外表面形成有斜面E,凸柱的内壁形成有斜面D,第二取食区内设有一个折弯部,折弯部的一侧为斜面A,折弯部的另一侧为斜面B。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糖水隔板和第二糖水隔板上均设有多个透气小孔,第一糖水隔板呈U型结构,第二糖水隔板呈L型结构,第一糖水隔板和第二糖水隔板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壳体的底部设有防滑槽,壳体上设有多个顶角,顶角处均设有一个圆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蜂箱内设有蜜蜂储存腔,蜜蜂储存腔和第一蜜蜂进出口、第二蜜蜂进出口相导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斜面E和斜面D、斜面A、斜面B的表面均设有粗糙的纹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折弯部呈“V”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多个蜜蜂进出口;天气热时蜜蜂从边上进出,天气冷时从中间进出。产品的设计结合了蜜蜂的生理特点。
2.饲喂器适用养双蜂群的蜂箱,也适用养单蜂群的蜂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蜂板的安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蜜蜂进出口处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蜜蜂进出口处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益蜂蜂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益蜂蜂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6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弹簧子口自动切边设备
- 下一篇:一种竹木PLA防霉刷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