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33905.9 | 申请日: | 201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3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姚海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40 | 分类号: | H01L23/40;H01L23/367;H01L23/4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装置 | ||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热板(10),位于芯片的一侧,且所述传热板(10)用于吸收所述芯片产生的热量;
热管组件(20),包括多个热管(21),多个所述热管(21)的蒸发端均与所述传热板(10)接触,所述热管(21)用于吸收所述传热板(10)上的热量;
热传导功能件(30),所述热传导功能件(30)垂直于所述传热板(10),且所述热传导功能件(30)的一端与所述传热板(10)接触;
散热组件(40),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散热片(41),所述散热片(41)平行于所述传热板(10)设置,且所述散热片(41)通过其上的过孔套设在所述热管(21)和所述热传导功能件(30)上,所述散热片(41)用于吸收所述热管(21)和所述热传导功能件(30)上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功能件(30)呈圆柱状或圆台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功能件(30)及所述传热板(10)的导热系数大于或等于纯铜的导热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1)为U形管,所述热管(21)靠近所述传热板(10)的一端为所述蒸发端,所述热管(21)远离所述传热板(10)的一端为冷凝端,多个所述热管(21)的冷凝端与所述热传导功能件(30)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功能件(30)通过所述热管(21)的蒸发端与所述传热板(10)接触,且所述传热板(10)的一侧具有多个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热管(21)一一对应,所述热管(21)的蒸发端位于所述弧形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支架(50),所述散热支架(50)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传热板(10)、所述热管(21)和所述散热片(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支架(50)包括底板(51)和与所述底板(51)固定连接的固定架(52);
所述底板(51)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板(53),所述支撑板(53)用于支撑位于所述底板(51)一侧的所述热管(21)、所述传热板(10)和所述散热组件(40),所述固定架(52)套设在所述热传导功能件(30)上且位于所述底板(51)和所述散热组件(40)之间,所述固定架(52)用于将所述热传导功能件(30)固定在所述底板(5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1)的两端设有多个垂直设于所述底板(51)和所述散热组件(40)之间的第一散热板(60),且相邻两个第一散热板(60)形成第一流道,流过所述第一流道的流体用于带走所述热管(21)的蒸发端、所述传热板(10)和所述热传导功能件(30)的一端的热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52)远离所述底板(51)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散热板(70),所述第二散热板(70)套设在所述热传导功能件(30)上,相邻两个第二散热板(70)之间形成第二流道,流过所述第二流道的流体用于带走所述热传导功能件(30)的一端的热量。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1)上还设有多个垂直设于所述底板(51)和所述散热组件(40)之间的第三散热板(80),所述第三散热板(80)固定于所述底板(51)上,且所述第三散热板(80)的中部位于所述传热板(10)的空闲部分上,所述传热板(10)的空闲部分为所述传热板(10)与所述热管(21)接触部分外的其他部分,相邻两个第三散热板(80)之间形成第三流道,流过所述第三流道的流体用于带走所述传热板(10)空闲部分上的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39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紧固的主板插槽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光伏发电用支架调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