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酸洗系统设备的管路碱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12058.8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8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利浦防腐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G3/04 | 分类号: | C23G3/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张文俊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酸洗 系统 设备 管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酸洗系统设备的管路碱洗装置,包括酸罐、碱洗罐和酸槽,所述酸罐与碱洗罐之间连通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第四管道之间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两端部、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上均安装有循环泵,所述酸罐和碱洗罐分别通过第五管道、第六管道与酸槽的出液管连通,所述酸槽通过进液管与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四连接管和进液管上均安装有阀门和换热器,将外来配比好的碱液注入到碱洗罐中,通过产线上的换热器进行加热,再由原有的循环泵打入到酸槽里面进行反复冲洗,从而达到清除酸洗设备及管路中的硅泥的目的,达到化学冲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酸洗系统设备的管路碱洗装置。
背景技术
酸轧产线高强钢的生产量越来越高,由于带钢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容易在酸洗循环系统中设备及管路中形成大量沉积,这些糊状的沉积称为硅泥,硅泥逐渐板结后成为硅垢。硅泥的存在和沉积吸附性,严重堵塞了喷射梁、石墨加热器、管道、过滤器、酸分析仪等酸洗设备,影响系统的流量,降低了酸洗的效率,使酸洗自动程序一度失衡,造成带钢欠酸洗,成为了制约酸轧酸洗效果和生产顺行的瓶颈。
在酸循环系统中最容易堵塞的是石墨换热器及其附近的管道,影响了系统的换热能力和流通能力,酸液温度、流量无法与正常的速度相匹配,酸洗速度上不去,严重制约机组产能的发挥,因此需要一种便于酸洗系统设备的管路碱洗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酸洗系统设备的管路碱洗装置,将外来配比好的碱液注入到碱洗罐中,通过产线上的换热器进行加热,再由原有的循环泵打入到酸槽里面进行反复冲洗,从而达到清除酸洗设备及管路中的硅泥的目的,达到化学冲洗的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酸洗系统设备的管路碱洗装置,包括酸罐、碱洗罐和酸槽,所述酸罐与碱洗罐之间连通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上两端部均安装有阀门,所述第一管道与第四管道之间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管道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三管道通过第三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两端部、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上均安装有循环泵,所述酸罐和碱洗罐分别通过第五管道、第六管道与酸槽的第一出液管连通,所述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上均安装有阀门,所述第一出液管通过第四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酸槽通过两组进液管与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四连接管和两组进液管上均安装有阀门和换热器,所述碱洗罐顶部设置有加液管。
优选的,所述阀门为蝶阀。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为石墨换热器。
优选的,所述加液管上胶接有弹性橡胶垫圈,所述加液管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侧壁与加液管侧壁之间设置有连接绳。
优选的,所述酸罐和碱洗罐底部均通过第二出液管与外界连通,两组所述第二出液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外来配比好的碱液注入到碱洗罐中,通过产线上的换热器进行加热,再由原有的循环泵打入到酸槽里面进行反复冲洗,从而达到清除酸洗设备及管路中的硅泥的目的,达到化学冲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利浦防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利浦防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20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