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生态环境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75370.4 | 申请日: | 2019-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9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姜楠;赵红梅;马鸣岑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楠 |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G01N15/06;G01D21/02;G08B5/2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企业 生态 环境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生态环境监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显示屏,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有操作键盘,所述操作键盘的后方设有散热器和警报器,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装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口装有抽气扇,所述进气通道内壁装有过滤网,所述进气通道下方靠近装置主体底端安装电路连接线路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生态环境监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企业内有害气体,及时发出警报,并通过大数据设计出解决环境问题的优化方案,从而保护员工的健康,提高员工积极性,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企业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生态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空气质量和身体健康。而一个企业更是需要员工来支撑,给员工创造一个舒适干净的工作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够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现有的相关企业生态环境监测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只能够检测气体和报警,不能在监测的同时生成对应的解决环境问题的优化方案和智能化的除尘,因而不能立即改善企业内部的环境质量,对人们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生态环境监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监测装置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更为全面的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生态环境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生态环境监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显示屏,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操作键盘,所述键盘的后方设有散热扇和警报器,所属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装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口装有抽气扇,所述进气通道内壁装有过滤网。所述进气通道下方靠近装置主体底端安装集尘屉和电路连接线路箱。所述装置左侧下方设有排气口,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甲醛传感器、PM2.5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
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键盘可伸缩。
所述抽气扇为轴流式风扇。
所述气体传感器为光学气体传感器。
所述处理器内部嵌入环境大数据,所述环境大数据包括空气组成成分、有害气体指标、温度、湿度的环境数据。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效果:
(1)通过互联网可以及时监测企业内不同时间段生态环境状况,从而利用大数据做出改善企业内部生态环境的优化方案;
(2)通过采用散热器,可对装置内部电阻元件进行有效的保护,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企业生态环境监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企业生态环境监测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企业生态环境监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企业生态环境监测装置的电路模块连接框图。
图中:1、装置主体;2、显示屏;3、操作键盘;4、散热扇;5、警报器;6、过滤网;7、抽气扇;8、进气通道;9、灰尘收集盒;10、电路连接线路箱;11、甲醛传感器;12、PM2.5传感器;13、气体传感器;14、温湿度传感器;15、处理器;16、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楠,未经姜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53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新型固体废物燃烧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层建筑垃圾通道自闭门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