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极减振伺服张力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62486.4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8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胡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创易技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9/10 | 分类号: | B65H59/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陈昊宇 |
| 地址: | 215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极 伺服 张力 | ||
一种多极减振伺服张力器,包括基板、主线轮、两过线轮、两张力杆;主线轮及两过线轮均转动设置于基板上,且两过线轮分列于主线轮两侧;两张力杆的后端均转动于基板上,且两张力杆的转轴分列于主线轮的上下两侧;第一张力杆的前端设有第一出线轮,第二张力杆的前端设有第二出线轮;还包括衰减张力杆,设于第一张力杆的后方,通过张力弹簧与第一张力杆弹性连接;还包括辅助拉簧,一端相对基板固定,另一端与第二张力杆弹性连接;还包括至少一组缓冲组件,设于第一张力杆的前侧,包括导向槽以及滑动设置在导向槽中的第三过线轮;导向槽沿上下方向开设,第三过线轮转动设置于座体上,座体与导向槽弹性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可减小张力杆的摆幅,输出张力更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工艺的张力器,具体涉及一种多极减振伺服张力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电机定子、小型变压器、继电器线圈等绕线工序中,通常需要使用绕线机和张力器,张力器的作用是保持绕线机在绕线过程中保持适当的张力,使得绕制的线圈松紧适宜、紧固饱满。
通常伺服张力器,通过电机驱动主线轮主动送线,其结构包括一根张力杆,该张力杆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出线轮,张力杆上还设置有多个过线滑轮,张力器的基板上对应过线滑轮设置有过线定滑轮;在使用状态下,线材需要依次绕过出线轮、过线定滑轮和过线滑轮。
上述现有技术不能够满足电机定子绕线的需求,原因如下:在线速度切换变化过快的绕线状态,以及使用线材低端张力绕线状态下,容易发生张力杆摆幅过大的抖动现象,进而导致张力输出不稳定,影响绕线的质量。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极减振伺服张力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极减振伺服张力器,包括基板、主线轮、两过线轮,还包括第一张力杆和第二张力杆;
所述主线轮及两所述过线轮均转动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第一过线轮位于主线轮的前侧,第二过线轮位于主线轮的后侧;
两张力杆的后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第一张力杆的转轴及所述第二张力杆的转轴分列于所述主线轮的上下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张力杆的前端转动设置有一第一出线轮,所述第二张力杆的前端转动设置有一第二出线轮;在使用状态下,两张力杆均在上下方向摆动,线材从所述主线轮的后方进线并绕制于主线轮,再从主线轮的前方引出并依次绕过所述第一过线轮及所述第二张力杆的第二出线轮,最后通过所述第一张力杆的第一出线轮向前出线;
其中,还包括一衰减张力杆,设于所述第一张力杆的后方,其转轴平行于第一张力杆的转轴,并通过至少一根张力弹簧与所述第一张力杆弹性连接;
还包括一辅助拉簧,其一端相对所述基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张力杆弹性连接;
其中,还包括至少一组缓冲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张力杆的第一出线轮的前侧;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导向槽,以及滑动设置在该导向槽中的第三过线轮;所述导向槽沿上下方向开设,所述第三过线轮转动设置于一座体上,该座体与导向槽弹性滑动配合,且通过所述线材对所述第三过线轮压迫产生的驱动座体位移的力的方向与所述座体受到的弹性力的方向相反。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弹簧,该缓冲弹簧沿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相对所述基板固定,另一端抵靠作用于所述座体;
且通过所述线材对所述第三过线轮压迫产生的驱动座体位移的力的方向与所述缓冲弹簧的张力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创易技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创易技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24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