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位泵体加工固定工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61154.4 | 申请日: | 202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1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金淼;卓伟伟;潘俊位;王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临江共发铸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刘元慧 |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工 位泵体 加工 固定 工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工位泵体加工固定工装装置,包括框架本体、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和底座,所述框架本体中间设有支撑柱,框架本体通过支撑柱划分为第一固定工位和第二固定工位,第一固定装置通过第一通孔设置于第一固定工位,第一固定工位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装置通过第二通孔设置于第二固定工位,第二固定工位底部设有第二固定座,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工装双工位的设计,可对两个泵体同时进行固定,提高了泵体加工的工作效率,其中抵紧装置可调整夹持部的设计,使夹持部可以适应夹持不同形状规格的泵体,具有夹持稳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体固定工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工位泵体加工固定工装装置。
背景技术
泵体是机械设置上常用的零件,泵体铸造成型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加工,为了方便对泵体进行加工,需要将泵体固定起来,然而现有的泵形状各异,则需要通过一些特定的泵体固定工装来进行固定。
然而现有的一些泵体固定工装多为单工位工装,只能对单个泵体进行固定,随着生产技术的日益提高,产品加工流水线数量的增加,单工位夹持泵体的固定工装已经难以满足现有产品流水线的加工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泵体加工固定工装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有泵体夹持稳定,可进行双工位夹持泵体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工位泵体加工固定工装装置,包括框架本体、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和底座,所述框架本体中间设有支撑柱,所述框架本体通过支撑柱划分为第一固定工位和第二固定工位,所述第一固定装置通过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工位,所述第一固定工位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装置通过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工位,所述第二固定工位底部设有第二固定座。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液压气缸与第一液压气缸一端连接的第一活塞杆,还有与第一活塞杆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夹持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部用于夹持泵体,所述第一夹持部还设有第一抵紧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液压气缸与第二液压气缸一端连接的第二活塞杆,还有与第二活塞杆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夹持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夹持泵体,所述第二夹持部还设有第二抵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优点和效果:固定工装双工位的设计,更符合现有多条流水线的加工需求,可对两个泵体同时进行固定,提高了泵体加工的工作效率,其中抵紧装置可调整夹持部的设计,使夹持部可以适应夹持不同形状规格的泵体,具有夹持稳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本体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本体;11、第一固定工位;111、第一通孔;112、第一固定座;12、第二固定工位;121、第二通孔;122、第二固定座;13、支撑柱;2、第一固定装置;21、第一液压气缸;22、第一活塞杆;23、第一夹持部;231、第一抵紧装置;3、第二固定装置;31、第二液压气缸;32、第二活塞杆;33、第二夹持部;331、第二抵紧装置;4、底座;5、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临江共发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临江共发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11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手洗的拖把及其拖把组件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拖把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