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紫外灭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54497.8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0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邵琪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26 |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成舟远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6 | 代理人: | 杨新勇 |
| 地址: | 315042 浙江省宁波市世纪大道北段3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灭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紫外灭菌装置,包括:一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灭菌腔体;一螺旋管,螺旋管设置在灭菌腔体内;一进液管,进液管与螺旋管的一端相连接;一出液管,出液管与螺旋管的另一端相连接;多根紫外线灯管,多根紫外线灯管均设置在灭菌腔体内且围绕螺旋管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对液体的各个部分的灭菌效果一致,使得灭菌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紫外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紫外灭菌装置,通常由不锈钢制成,内部含有一根或者多根紫外灯管,待处理的液体直接从装置侧面进口处进入,在另一侧的出口处出液,缺点在于这样的进样方式会产生灭菌死角,而且由于溶液有厚度,靠近与远离紫外灯管的溶液的灭菌效率是不同的,并且在对易产生沉淀的溶液灭菌时,沉淀物会粘在紫外灭菌装置的内壁或者紫外灯管的外壁上,不但会造成灭菌效率的降低,还会造成设备的难以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紫外灭菌装置,其对液体的各个部分的灭菌效果一致,使得灭菌效率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紫外灭菌装置,包括:
一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灭菌腔体;
一螺旋管,螺旋管设置在灭菌腔体内;
一进液管,进液管与螺旋管的一端相连接;
一出液管,出液管与螺旋管的另一端相连接;
多根紫外线灯管,多根紫外线灯管均设置在灭菌腔体内且围绕螺旋管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液管和出液管均与螺旋管可拆卸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端板,螺旋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端板上,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套置连接在螺旋管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紫外灭菌装置还包括一用于对灭菌腔体进行降温的降温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降温装置包括一送风管和一风机,风机通过送风管为灭菌腔体送风,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将灭菌腔体与外部大气相连通的排气孔。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紫外灭菌装置使用时,待灭菌的液体通过进液管进入到螺旋管内并沿螺旋管流动,由于整个螺旋管的内径是固定的,并且多根紫外灯管围绕螺旋管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这样,使得螺旋管内的待灭菌的液体的各个部分受到的紫外线照射强度一致,从而对螺旋管内的待灭菌的液体的各个部分的灭菌效果一致,从而使得该紫外灭菌装置的灭菌效率较高。
并且,进液管和出液管均与螺旋管可拆卸的连接,这样,在完成一次灭菌操作后,可以将进液管与螺旋管相脱离,将出液管和螺旋管相脱离,这样就可以将螺旋管拆下,以对螺旋管内部进行清洗,以使得螺旋管在进行下一次灭菌操作时较为干净。
并且,还设置有一用于对灭菌腔体进行降温的降温装置,这样可以避免在灭菌操作时灭菌腔体内温度过高而影响紫外线灯管的正常工作,也可以避免螺旋管内的液体由于处于高温环境下而造成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螺旋管和紫外线灯管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紫外灭菌装置包括一壳体1、一螺旋管2、一进液管3、一出液管4和多根紫外线灯管5。
壳体1呈圆筒状,壳体1内设置有灭菌腔体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44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