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漏光液晶显示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41186.8 | 申请日: | 2019-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6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周友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菲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光 液晶显示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漏光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板,所述背光板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胶框一侧,所述背光板内胶框之间设置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之上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一侧开设有第一弧形面,所述反射板靠近第一弧形面一侧固定连接光罩,所述光罩内设置有光源,所述导光板靠近光源处固定连接延伸块,该一种防漏光液晶显示模组通过设置光罩、第一弧形面和延伸块,能够有效的在保证光源的光导向导光板,同时光罩能够隔绝光源的光扩散至导光板以外,设置的L型胶体、胶块和遮光胶带,能够有效的将光罩与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与导光板之间连接处露出的光隔绝,使得光源的光充分导向导光板,有效的做到防漏光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漏光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朝着轻、薄、小型化快速发展,液晶显示模组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电子产品,特别是在摄录放影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电视、移动终端、个人数字处理器等移动终端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液晶显示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全面屏窄边框的主导方向也对背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挂式产品为了控制成本,采用框贴形式早已成为行业内成熟的装配技术。要在市场中保持领导位置必须在此模块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目前该领域国内外的技术支持已比较完善,但在防止框贴项目尾部漏光问题还需要不断改进。
目前市场上背光模组的胶铁结构与泡棉胶的粘贴面积小,导致泡棉胶无法压住背光和触摸屏配合间隙透出的光线,从而造成整机尾部漏光;此外还会造成成品模组在软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背光模组与显示屏分离的现象,并且增加背光黑黑胶的负担,且液晶模组自身材料性质强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光液晶显示模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漏光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板,所述背光板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胶框一侧,所述背光板内胶框之间设置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之上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一侧开设有第一弧形面,所述反射板靠近第一弧形面一侧固定连接光罩,所述光罩内设置有光源,所述导光板靠近光源处固定连接延伸块,所述延伸块靠近第一弧形面处设置有L型胶体,所述L型胶体靠近光源处开设有第二弧形面,所述延伸块靠近L型胶体处设置有胶块,所述导光板之上靠近胶块处设置有光学膜片组,所述光学膜片组、胶块、L型胶体和光罩之上粘接遮光胶带,所述胶框顶部通过胶体粘接液晶面板,所述胶体靠近液晶面板和胶框一面均设置有粘性层,所述胶体靠近光学膜片组一侧设置有反光片。
优选的,所述光罩和第二弧形面均设置有反光层,且光罩一侧为弧形面。
优选的,所述延伸块和导光板为一体成型,且第一弧形面也延伸至延伸块。
优选的,所述胶体的粘性层为凸起的粘胶,且突起的粘胶设置有让若干个等分。
优选的,所述胶体设置反光片一侧为倾斜面,设置的反光片为倾斜分布。
优选的,所述反射板、导向板、胶框、光学膜片组均设置在背光板内,且背光板为硬质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防漏光液晶显示模组通过设置光罩、第一弧形面和延伸块,能够有效的在保证光源的光导向导光板,同时光罩能够隔绝光源的光扩散至导光板以外,设置的L型胶体、胶块和遮光胶带,能够有效的将光罩与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与导光板之间连接处露出的光隔绝,使得光源的光充分导向导光板,有效的做到防漏光的效果。
2.该一种防漏光液晶显示模组通过设置背光板,能够将胶框,将反射板、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放入背光板和胶框内,能够有效增强反射板、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的强度,不应自身的材料性质而发生变形,从而发生漏光现象,设置在胶体的粘性层和反光片,能够将液晶面板牢牢粘接在胶框,同时还能进一步隔绝漏光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菲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菲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11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