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气发生炉混合布风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30391.4 | 申请日: | 2019-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6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朱晨军;潘峰;汪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J3/00 | 分类号: | C10J3/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王亚军 |
| 地址: | 243041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 发生 混合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气发生炉混合布风系统,属于煤气化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煤气发生炉碳转化率低、飞灰难以循环利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气发生炉的混合布风系统,它包括发生炉本体内的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低温反应区和高温熔渣区,低温反应区和高温熔渣区之间设置有缓和区,缓和区包括蒸汽进口,蒸汽进口与蒸汽分布板连接,蒸汽分布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蒸汽喷口,高温熔渣区包括与蒸汽分布板连接的返灰管和设置在返灰管外部的空气进气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飞灰进行循环利用,并且大幅度提高碳转化率;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气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煤气发生炉混合布风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预测地质储量超过4.5万亿吨,是世界煤炭第一生产大国,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如何经济、清洁、高效的进行煤炭利用成为现阶段煤炭利用的一大技术难题。现在清洁煤制气技术有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和气流床煤气化技术两大类。循环流化床煤气发生炉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系统运行稳定。同时,流化床煤气发生炉运行过程中无焦油、酚水等污染物,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煤制气装置。但是流化床煤气发生炉运行温度低一般在950℃,气化炉内煤的碳转化率低,飞灰含碳量高,一般飞灰含碳量在50~70%左右;高含碳量的飞灰是一种很难处理的固体废弃物。气流床煤气发生炉优点在于碳转化率高,并且无焦油酚水等污染产生。但气流床需增加磨煤、制氧、煤粉输送等装置从而造成气流床投资成本大大增加;一般气流床的投资成本为同等规模流化床的5倍以上;且两种发生炉在气化过程中产生的飞灰都较难加以利用,碳转化率低。
针对上述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810060269.3,公开日为2008年9月24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煤气发生炉,特别是一种可以直接向炉内提供雾水、产生高温水蒸汽使固体燃料得到充分燃烧和有效催化反应的布气及水蒸汽一体式煤气发生炉,其包括炉膛、料斗、烟道、出气管和炉桥,料斗、烟道和出气管设于炉膛的上面,炉桥设于炉膛的底部,炉膛外面设有高压风机,高压风机通过进气管与设于炉桥下面的喷嘴连接,喷嘴的上面设有布气器,布气器设于炉桥上面,布气器的底端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管口与喷嘴相对,布气器的上端开有多个布气孔。布气器是制取水蒸气的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进水管上设有水量控制阀,所以可以人为控制进入到喷嘴的水量,本煤气发生炉确保了水蒸气的供给和控制。提高了煤气发生炉的效率。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在炉内的转换过程中产生的高含碳量的飞灰较难处理,成本较高。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420011886.1,公开日为2005年5月11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合煤气发生炉,它包括由炉顶、内炉体、外炉体组成的炉体,内、外炉体之间为水夹套,在水夹套上设置进水口、蒸气出口,在炉体的炉顶上设置加煤机,在炉体上设置煤气出口,在炉体内的下部设置转动炉栅,转动炉栅固定于灰盘内,在灰盘的底部设置与转动炉栅相通的蒸气进口,水夹套上设置蒸气出口与转动炉栅相通的蒸气进口连通,其特点是,在内炉体上设置与水夹套连通的受热管。由于在混合煤气发生炉的内炉体上设置了与水夹套连通的受热管,增大了水的受热面积,提高了蒸气产量,使自产蒸气能够满足燃煤转化为煤气的要求,进而提高了煤气产量。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虽能有效提高煤的转换效率,但是在转换过程中产生的飞灰较多。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煤气发生炉碳转化率低、飞灰难以循环利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气发生炉混合布风系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煤气发生炉混合布风系统将气化过程中产生的飞灰加以循环利用,大大提高了煤气发生炉整体碳转化率,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03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裸眼3D灯箱
- 下一篇:一种便于更换的车用消声器连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