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髌骨骨折的经皮复位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28441.5 | 申请日: | 2019-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1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秦丰伟;廖秀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龙 |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刘刚 |
| 地址: | 514000 广东省梅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髌骨 骨折 复位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髌骨骨折的经皮复位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环和固定环上的两个髌骨钳,髌骨钳包括髌骨爪、钳轴和钳柄。在固定环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胫骨结节的拱桥状凸起,从而可以吻合人体膝关节解剖特点,患者伸腿时胫骨结节可以容纳进拱桥状凸起,从而顺利完成伸展,不会被固定环卡到。两个髌骨钳分别设置在拱桥状凸起两侧的固定环上,钳轴通过可移动固定结构固定在固定环上,从而使得髌骨钳可在固定环内沿滑动,从而临床中可根据髌骨骨折线方向及病情需要自由调整钳轴固定点。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地使髌骨骨折得到复位和固定,避免长时间石膏外固定或手术治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髌骨骨折的经皮复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髌骨骨折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疾病,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通常采用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临床中最常用的有石膏或夹板固定法,抱膝圈固定法;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或髌骨爪内固定,闭合穿针或者抓髌器治疗等。上述治疗方法若选择恰当,均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足。
1、石膏或夹板固定、抱膝圈固定法,固定效果一般,需要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护理困难,并发症较多,且容易因固定不牢固出现骨折再次移位,严重者可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此外,上述三种方法均会严重限制膝关节和临近关节的活动,不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容易导致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等并发症;而且对于合并有开放性伤口的髌骨骨折,换药等操作极为不便。
2、手术治疗创伤大,有麻醉和感染风险,且需要二次手术拆除内固定物,给病人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髌骨骨折的固定装置会严重限制膝关节和临近关节的活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地使髌骨骨折得到复位和固定,避免长时间石膏外固定或手术治疗的固定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髌骨骨折的经皮复位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环和固定环上的两个髌骨钳,髌骨钳包括髌骨爪、钳轴和钳柄,髌骨爪位于髌骨钳的前端,用于固定髌骨,在固定环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胫骨结节的拱桥状凸起,从而可以吻合人体膝关节解剖特点,患者伸腿时胫骨结节可以容纳进拱桥状凸起,从而顺利完成伸展,不会被固定环卡到。
两个髌骨钳分别设置在拱桥状凸起两侧的固定环上,钳轴通过可移动固定结构固定在固定环上,从而使得髌骨钳可在固定环内沿滑动,从而临床中可根据髌骨骨折线方向及病情需要可自由调整钳轴固定点。
髌骨爪伸入固定环内,用于固定髌骨,钳柄伸出固定环外。优选的,钳柄上设置有上下咬合式抱紧装置。上下咬合式抱紧装置采用常规止血钳的锁紧机构即可,比如可相互啮合卡接的卡槽设计等。上下咬合式抱紧装置可以用来根据临床需要调节力量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的可移动固定结构包括分别开设在圆环上方和侧方的竖直滑槽和水平滑槽,竖直滑槽向圆环上方开口,水平滑槽在圆环的水平方向内外侧开口;钳轴向竖直滑槽方向凸起形成螺杆,螺杆通过螺母限位在水平滑槽内。水平滑槽和竖直滑槽的跨度为45~135度的弧长,优选的跨度为90度。髌骨钳可在滑槽内沿水平方向滑动,临床中根据髌骨骨折线方向及病情需要可自由调整固定点。当选定合适的固定位置选定后,可旋紧螺母,避免髌骨钳滑动。
优选的,固定环两侧的可移动固定结构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钳柄的末端设置有可拆卸的手柄,固定结束后,可拆卸的手柄可自由摘取,便于临床护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龙,未经张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84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木托盘加工用模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活动的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