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灯光学元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09909.6 | 申请日: | 2019-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1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祝贺;仇智平;桑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41/30 | 分类号: | F21S41/30;F21S41/40;F21S41/24;F21S41/25;F21W107/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吴海燕 |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灯 光学 元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灯光学元件,所述车灯光学元件一端设有多个聚光结构,另一端设有出射光面,所述出射光面为向外侧凸出的弧形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1、将现有技术的初级光学元件和次级光学元件作成一体件,安装时不再需要保证两者的相对位置精度,能够更好地确保车灯光形的稳定性,同时也减小了车灯模组的尺寸;2、通过开设隔槽,实现二次配光;3、通过开设尖槽替代现有的遮光板,简化了车灯模组的结构,减小了整体尺寸;4、通过设置近光部和远光部,并在远光部的底面上开设隔槽,或是在两者之间开设楔形间隙,从而在一体式的车灯光学元件中同时实现远光和近光功能,使得车灯光学元件的功能多样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灯光学元件。
背景技术
在车灯技术领域,车灯模组一般是指具有塑料或玻璃材质透镜或相当结构的零件作为最终出光元件,且用于汽车前照灯照明的装置。车灯光学元件是车灯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光源射出的光线经车灯光学元件射出后,可形成所需的车灯光形。
现有技术中的车灯模组具有初级光学元件和次级光学元件,需要通过初级光学元件和次级光学元件的两次配光调整得到所需光形,两次配光调整相比只设置一个光学元件的一次配光调整更加灵活,这是因为可以通过调整两个光学元件的配光参数来调整光形,可调的配光参数较多,例如,可以调整初级光学元件的入光面、出射光面以及次级光学元件的入光面或者出射光面。
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
1、普遍采用具有多个聚光结构的聚光器作为初级光学元件,同时设置透镜作为次级光学元件,这样设置一是使得车灯模组中的部件增加,整体尺寸增大,二是需要保证两个光学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准确,对装配精度的要求高;
2、当将聚光器作为近光光学元件使用时,还需在聚光器前方设置遮光板以形成近光截止线,这会导致车灯模组的结构复杂,尺寸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初级光学元件和次级光学元件集为一体的车灯光学元件,避免装配导致的精度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灯光学元件,所述车灯光学元件一端设有多个聚光结构,另一端设有出射光面,所述出射光面为向外侧凸出的弧形面。
优选地,在所述车灯光学元件上开有贯通的隔槽,所述隔槽包括相对设置的出光面和入光面。
优选地,所述出光面和入光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射光面的延伸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车灯光学元件呈平板型。
优选地,所述车灯光学元件呈弯折型,包括相互连接的聚光通道和导光通道,两者的连接处设有反射面;所述聚光通道的底端设有多个聚光结构,所述导光通道的前端设有出射光面;所述隔槽贯穿所述导光通道。
优选地,所述车灯光学元件上开有纵截面呈V型的尖槽,所述尖槽包括远离所述出射光面的尖槽反射面和靠近所述出射光面的尖槽侧面。
优选地,所述尖槽反射面和尖槽侧面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出射光面的延伸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尖槽反射面和尖槽侧面的连接处的形状与光形截止线形状相适应。
优选地,所述车灯光学元件呈平板型。
优选地,所述车灯光学元件呈弯折型,包括相互连接的聚光通道和导光通道,两者的连接处设有反射面;所述聚光通道的底端设有多个聚光结构,所述导光通道的前端设有出射光面;所述尖槽开设在所述导光通道上。
优选地,所述出射光面为凸透镜面或者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车灯光学元件包括位于上方的近光部和位于下方的远光部,两者远离所述出射光面的一端均设有多个聚光结构,另一端上下连为一体并共同形成所述出射光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9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