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活套起套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99140.4 | 申请日: | 2019-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1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曹新榕;贺建民;何鹏鸣;朱文;谢宝峰;张永;周卫文;曾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41/00 | 分类号: | B21B41/00 |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 地址: | 512123 广东省韶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活套起套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活套起套臂装置,包括起套臂,起套臂一端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穿接有转轴,用于将起套臂固定在转轴上,另一端与压盖配合固定起套辊。不仅解决了压盖过薄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固定螺栓强度不够和固定螺栓安装位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钢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立活套起套臂装置。
背景技术
高线预精轧区域微张力调控通过立活套调控,而起套量的多少决定微张力的大小。气缸带动连杆,连杆通过转轴带动起套臂转动,起套辊通过起套臂的夹持跟随起套臂上下摆动实现对钢的托起与放下,完成起套落套动作。由于起套时受力大,现行技术下的起套臂对起套辊的夹持存在很大缺陷:固定起套辊的压盖过薄,容易磨损变形;紧固压盖螺丝太小(M8*45),强度不够,容易拉长变形;起套臂结构不合理,设计上压盖由4个螺丝上下固定,实际应用中,下面靠里的螺丝极不方便安装,同时落套时会砸到底板上导致螺丝变形。以上缺陷都会造成起套辊无法真正固定,使用过程中慢慢松动,引起起套辊摆动,最终导致套量不稳定,微张力也不稳定,极易造成堆钢。同时由于起套辊摆动,也造成起套辊装配损坏频繁,辊子脱落、轴承烂等频繁发生。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做法通常把压盖螺丝孔扩口,由于尺寸关系也只能改为使用M10*45的螺栓,增加螺栓强度;加强检查力度,发现变形磨损的压盖及时更换;频繁更换起套辊等。然而这些方法都不太理想,且费时费力,同时浪费备件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活套起套臂装置,不仅解决了压盖过薄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固定螺栓强度不够和固定螺栓安装位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活套起套臂装置,包括起套臂,起套臂一端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穿接有转轴,用于将起套臂固定在转轴上,另一端与压盖配合固定起套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呈圆形,其与转轴半径一致,通孔与起套臂端头之间形成有条形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孔侧壁上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贯穿有紧固螺栓,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转轴,方便拆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盖与起套臂对应端均具有弧口,两者配合形成卡槽,用于固定起套辊,压盖与起套臂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盖与起套臂之间具有两组螺孔,螺孔分列在起套辊的两侧,加强固定效果。
上述一种立活套起套臂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避免应力集中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局部断裂,起套臂与压盖的连接处设计成圆弧结构。同时压盖内圈设计并非半圆,而是比半圆略小,充分考虑了无论是起套辊还是压盖内圈在磨损一定量的前提下也不会影响起套辊的固定。同时起套臂与转轴链接部位也做成开口式,方便了起套臂的更换;解决了起套辊松动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因起套辊松动带来的一系列故障。减少设备故障,减少了活套冲钢,节约了备件成本,缩短了工艺故障的调整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压盖结构示意图;
图4是起套臂使用状态图;
图5是图4俯视图。
图中:1.起套辊,2.起套臂,3.压盖,4.转轴,5.螺栓,6. 条形孔,7. 弧口,8.螺孔,9.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9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风柜式离心风机
- 下一篇:一种超声提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