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钢结构的双层ALC墙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97352.9 | 申请日: | 2019-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1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雨嘉;王力;王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2/284 | 分类号: | E04C2/284;E04C2/34;E04B1/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高芳;李丹 |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钢结构 双层 alc 板结 | ||
1.一种应用于钢结构的双层ALC墙板结构,包括有楼板(1)、钢梁(2)、外墙板(3)和内墙板(4);所述楼板(1)铺设在钢梁(2)的顶部,并且楼板(1)的边缘与钢梁(2)的外侧边平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4)设置在钢梁(2)的内侧,并且内墙板(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下层的楼板(1)连接;所述外墙板(3)设置钢梁(2)的外侧,包括有下节外墙板(3.1)和上节外墙板(3.2),并且下节外墙板(3.1)的厚度大于上节外墙板(3.2)的厚度;所述下节外墙板(3.1)设置在钢梁(2)与下层的楼板(1)之间,并且下节外墙板(3.1)的顶面与钢梁(2)的底面之间留有缝隙,下节外墙板(3.1)的底面与下层的楼板(1)之间留有缝隙;所述下节外墙板(3.1)的外侧面超出钢梁(2)的外侧边,下节外墙板(3.1)的内侧面与内墙板(4)之间留有间距;在下节外墙板(3.1)的底部与下层的楼板(1)之间的缝隙中设置有第一防水密封胶(5);在下节外墙板(3.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防水层(6),并且防水层(6)的顶部与钢梁(2)底面相连;所述上节外墙板(3.2)紧贴钢梁(2)的外侧面设置,上节外墙板(3.2)的底部与钢梁(2)的底面平齐,上节外墙板(3.2)的顶部与上层的楼板(1)顶面平齐;在上节外墙板(3.2)与下节外墙板(3.1)之间的间隙中封堵有第二防水密封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钢结构的双层ALC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节外墙板(3.2)的厚度为60mm~80mm,下节外墙板(3.1)的厚度为120mm~160mm;所述内墙板(4)的厚度为60mm~80mm;所述下节外墙板(3.1)与内墙板(4)之间的间距为60mm~80mm;所述防水层(6)的厚度为25mm~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钢结构的双层ALC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4)底部连接在下层的楼板(1)上,内墙板(4)的顶部通过管卡(8)与上层的楼板(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钢结构的双层ALC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节外墙板(3.1)的内侧面上部和下部分别预埋有第一钩头螺栓(9);所述第一钩头螺栓(9)包括有第一横边(9.1)和第一竖边(9.2);所述第一横边(9.1)埋设在下节外墙板(3.1)中,第一竖边(9.2)超出下节外墙板(3.1)的内侧面;所述钢梁(2)的底面和下层的楼板(1)上、对应第一钩头螺栓(9)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连接板(10);所述第一竖边(9.2)对应钩设在连接板(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钢结构的双层ALC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节外墙板(3.2)的内侧面中部预埋有第二钩头螺栓(11);所述第二钩头螺栓(11)包括有第二横边(11.1)和第二竖边(11.2);所述第二横边(11.1)埋设在上节外墙板(3.2)中,第二竖边(11.2)超出上节外墙板(3.2)的内侧面;所述钢梁(2)的腹板上、对应第二钩头螺栓(11)的位置处设置有穿孔(12);所述第二钩头螺栓(11)从穿孔(12)中穿过,且钩设在钢梁(2)的腹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73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