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螺旋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72836.8 | 申请日: | 2019-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1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义;崔春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力达船用动力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H5/16 | 分类号: | B63H5/16;B63H5/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护 机构 螺旋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螺旋桨,包括壳体、固定杆、轴承、输出轴、桨叶、固定轴、限位轴、活动轴、齿轮圈、连接杆、刮板、齿轮、转轴、叶轮和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壳体的设计方便对螺旋桨进行保护,避免螺旋桨旋转时因异物导致螺旋桨磨损的问题,提高了螺旋桨的使用寿命,有利于螺旋桨的防护;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桨转动时产生的水流有利于带动刮板转动,有利于对异物进行有效清除,避免异物堵塞通孔而影响螺旋桨的推进力,也有利于对壳体上的通孔进行有效清理,降低了异物的清理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桨,具体是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螺旋桨,属于螺旋桨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旋桨是指靠桨叶在空气或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可有两个或较多的叶与毂相连,叶的向后一面为螺旋面或近似于螺旋面的一种推进器,螺旋桨分为很多种,应用也十分广泛,如飞机、轮船的推进器等,设计螺旋桨时必须考虑空气流过螺旋桨时速度增加,流过螺旋桨旋转平面的气流速度大于飞行速度。因而螺旋桨相对空气而言所前进的距离一理论螺矩将大于实际螺矩。
目前的螺旋桨作用是一种桨叶在空气或水中旋转产生推力的推进器,但是,对于轮船的螺旋桨的防护来说,由于通常的螺旋桨裸露在外,可能因水中的异物对螺旋桨造成破坏,也可能因水藻的缠绕导致螺旋桨无法转动的问题,不利于螺旋桨的使用;且在对螺旋桨防护时,无法对异物进行有效清除,容易造成异物堵塞通孔而影响螺旋桨的推进力,也增加了异物的清理难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螺旋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螺旋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螺旋桨,包括位于壳体内部的桨叶、保护机构和清除机构;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固定杆、轴承和输出轴,所述壳体内部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端部与轴承固定连接,且轴承内部与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轴承端部与桨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外壁与固定轴固定连接,且固定轴外表面与限位轴固定连接;
所述清除机构包括活动轴、连接杆和刮板,所述固定轴外表面与活动轴套接,所述活动轴外表面与齿轮圈固定连接,且活动轴外壁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刮板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圈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齿轮与转轴固定连接,且转轴另一端部与叶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呈圆柱形结构,所述壳体内部与两个固定杆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杆之间与轴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轴位于限位轴和壳体之间,所述活动轴呈圆环状结构,且活动轴外壁与两个连接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壳体外壁接触有刮板,且壳体内壁与轴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与固定杆中部贯穿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端部的齿轮位于齿轮圈和刮板之间,且转轴位于其中一个通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输出轴分别与固定轴、壳体和轴承内部贯穿连接,且所述输出轴与固定轴内部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壳体的设计方便对螺旋桨进行保护,避免螺旋桨旋转时因异物导致螺旋桨磨损的问题,提高了螺旋桨的使用寿命,有利于螺旋桨的防护;
2、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桨转动时产生的水流有利于带动刮板转动,有利于对异物进行有效清除,避免异物堵塞通孔而影响螺旋桨的推进力,也有利于对壳体上的通孔进行有效清理,降低了异物的清理难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力达船用动力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万力达船用动力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728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货舱用运输易流态化货物防晃制荡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循环冷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