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克服因车灯散热不良导致不解码状况的LED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67415.6 | 申请日: | 201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1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田静;王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静 |
| 主分类号: | F21S45/43 | 分类号: | F21S45/43;F21S43/14;F21V23/00;F21V29/503;F21V29/508;F21V29/67;H05B45/345;F21W103/55;F21W103/20;F21W103/35;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广东腾锐律师事务所 44473 | 代理人: | 莫建坤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克服 车灯 散热 不良 导致 解码 状况 led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克服因车灯散热不良导致不解码状况的LED控制系统,包括LED控制单元,其LED灯具驱动板与主开关管分隔独立装配且二者之间由隔热板相隔,用以阻隔主开关管工作产生的热量传递至LED灯具驱动板;还包括散热单元,其包括设置于灯具主体与顶盖之间的散热风扇,用于对LED灯珠、以及LED灯具驱动板强制散热。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因以往汽车灯具内部组件散热不良、或灯具驱动电路主开关管的工作热量引起控制器温度升高,最终能够确保整个灯具散热系统以及驱动控制器的稳定性,不会出现不解码的状况,从而不会导致行车电脑故障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克服因车灯散热不良导致不解码状况的LED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灯具属于车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作为汽车照明与信号装置的主要实现方式。近年来,随着汽车工艺的不断革新,汽车灯具也逐步由以往的氙气灯发展为如今的LED灯,这种灯凭借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亮度更高等优势成为汽车的普遍选择,但是在散热结构、散热方式等方面仍然有一定的待提高性。
汽车灯具包括内部灯与外部灯,其中的外部前照灯由于是汽车夜间行驶照明的最重要保障和发出行驶信号的主要途径,因而对其亮度、功率都有很大的要求,一般在40-60W之间,大功率引起高温度的产生,而高温度却会对LED 芯片的发光效率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出高效率的车灯散热管理技术也是目前汽车灯具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由于应用所致,这种散热管理技术无法直接采用人为干预的方式,而需要借助相应的与散热有关的控制系统对灯具部位进行管理与控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设计人员通过对现有的包括日行灯、转向灯、刹车灯等灯具在内的一系列汽车灯自身结构与对应散热结构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可知,这些灯具目前普遍采用自然散热的金属外壳散热方式,无论是灯具运行产生的热量多或少,还是导致温度升高多或少,散热的过程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且按照一个相同的步调来进行散热,显然,这无法满足当热量较大或当温度较高时的散热情形,实际上,以往的这些散热结构与散热方式导致散热的效率极差;进一步地,若无法满足散热情形,则会使驱动电路过热而进行热保护,最终导致工作电流下降引起行车电脑不解码,行车电脑则出现故障码的问题。由此可见,目前的汽车灯具普遍采用自然散热方式,其成为引起行车电脑出现故障码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一个因素,经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设计人员对现有的汽车灯具自身的驱动部分进行详细分析之后亦可知,由于汽车灯内部的LED灯珠驱动电路采用主开关器件与控制器芯片一体化封装的结构,主开关管器件产生的工作热量往往会影响控制器而令其温度升高,如此一来,同样会使驱动电路过热而进行热保护,进一步使工作电流减少而导致行车电脑解码不成功,最终出现故障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设计人员对于以上引发行车电脑不解码这一根源问题展开分析之后发现,以上所分析的两个方面,即汽车灯的散热与封装问题,都是为避免出现行车电脑不解码而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为了满足现有的汽车灯具技术的需求。
综上所分析,本实用新型正是在现有汽车灯具公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汽车灯具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状况,在同一个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对汽车灯具散热与封装技术提出进一步的设计,既能够通过采用强制散热的风扇将LED灯珠以及LED驱动电路工作产生热量强行散热,也能够通过采用主开关管器件与控制器分离设计的方式而避免工作热量影响控制器温度升高,最终能够确保整个灯具散热系统以及驱动控制器的稳定性,不会出现行车电脑故障码的问题。因而,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当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设计人员也是在分析出导致行车电脑不解码的各种因素之后,将每一个设计阶段所采取的过渡方案有效的进行多次测试与试用之后,最终才得到本实用新型趋于最佳优化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静,未经田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7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接头管件抓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5G在线实时诊疗技术的通讯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