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输液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17985.4 | 申请日: | 2019-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6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佩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2;A61M5/17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输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改良型输液器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插瓶器,包括上输液管,上输液管顶端与插瓶器相连;滴管,连接在上输液管远离插瓶器的一端;下输液管,连接在滴管远离上输液管的一端;调节器,安装在下输液管的中端;放置槽,开设在调节器的底部;盖板,活动连接在调节器的底部,且盖设在放置槽上;倒钩型管,置于滴管内,且与下输液管连通;穿刺针,连接在下输液管远离滴管的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置于滴管内的倒钩型管,避免了输液袋中液体流完时空气进入血管或使人体的血液倒流的问题,无需随时观察,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改良型输液器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器,顾名思义,是一种输液用的医疗器械,传统的输液方法是把装在瓶中或输液袋中的液体悬挂在高处,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液体通过输液皮管流入静脉内,流量的大小由安放在皮管上的夹子来进行手工调节,调节的指标是看滴管中的滴速(滴/分)。
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为CN 201721240774.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医用改良型输液器装置,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包括控制部和感应部,控制部内设置有电池、控制芯片、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以及蜂鸣器,感应部包括半圆形的左弧壁和右弧壁,左弧壁和右弧壁能合围形成环形结构,将滴注壶部分包围在该环形结构中,左弧壁和右弧壁内侧壁中部各设置有一穿刺针头,穿刺针头能刺入滴注壶中,穿刺针头上设置有穿孔,穿孔内设置有光纤,光纤与激光接收器和激光接收器连接,滴入滴注壶的液滴正好从两穿孔中间位置落下。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在药液滴完时报警、便于控制输液速度、具有单独的静脉推注螺旋接口的优点”,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控制部内设置有电池、控制芯片、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以及蜂鸣器,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不利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改良型输液器装置,可以避免人体血液倒流,使用更方便、安全,且成本低,便于推广。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改良型输液器装置,包括插瓶器,包括
上输液管,所述上输液管顶端与插瓶器相连;
滴管,连接在上输液管远离插瓶器的一端;
下输液管,连接在滴管远离上输液管的一端;
调节器,安装在下输液管的中端;
放置槽,开设在调节器的底部;
盖板,活动连接在调节器的底部,且盖设在放置槽上;
倒钩型管,置于滴管内,且与下输液管连通;
穿刺针,连接在下输液管远离滴管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器上设置有若干个挡位刻度,所述调节器上的转轮转动到不同的挡位刻度处时,对下输液管的压迫程度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器底部四角处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盖板的四角处设置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的槽设置有铁质贴片,所述定位凸起为磁铁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上输液管与滴管的交接处还设置有加药管。
进一步的,所述穿刺针与放置槽适配。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改良型输液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置于滴管内的倒钩型管,避免了输液袋中液体流完时空气进入血管或使人体的血液倒流的问题,无需随时观察留意,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79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储压独立式智能灭火装置
- 下一篇:撒料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