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通收发天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16466.6 | 申请日: | 2019-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6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保佳;朱小春;陶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48;H01Q1/50;H01Q15/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封喜彦;胡晶 |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发 天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通收发天线装置,包括天线主体单元、金属反射板和天线馈电板;所述天线主体单元包括至少3个环向分布在所述天线馈电板上的PIFA天线单元;所述天线馈电板为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PIFA馈电网络;所述金属反射板与所述天线主体单元平行设置并间隔一定距离,所述PIFA馈电网络设置有一个输入端口以及与所述PIFA天线单元个数相等的输出端口,所述PIFA天线单元各自与所述PIFA馈电网络的输出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天线主体单元的上方引入了一个金属反射板,可以显著提高天线增益,本实用新型天线装置结构简单、剖面低、体积小、性能良好等特点,非常适合在卫星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天通收发天线,属于卫星移动通信天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16年8月6日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首星-天通一号01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进入到了卫星移动通信的手机时代。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是可以为移动用户之间提供通信服务,如车辆、飞机、船舶以及个人的通信,具有覆盖区域广、不受地理障碍约束和用户运动限制。天通一号01星可以为个人通信、海洋运输、远洋渔业、航空救援、旅游科考、野外探险等各个领域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稳定可靠的移动通信服务,并且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最主要的优势体现在终端设备的小型化和手机化,便于携带。天线作为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窗口,是卫星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重要部件。
天通天线的特点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1.卫星移动通常通信采用上行和下行链路不同频段的设计,并且两个频段相距相对较远。
2.圆极化波受多径效应和极化畸变的影响较小,对接收天线没有严格的摆放姿态要求。
3.由于卫星和用户的相对位置会不断发生移动,要求天线有一定的追星能力,也就是说天线要在较宽的波束内都有较高的增益。
因此天通天线通常采用双频(1980-2010MHz,2170-2200MHz)圆极化宽波束设计。由于以上特点约束,现有的天通天线多具有剖面高、体积大、设计复杂等缺点,并且结构形式比较单一。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RFID射频识别的PIFA天线,包括微带辐射单元以及相应的微带馈电网络,这种PIFA天线整体上馈电结构更为复杂,且微带馈电网络多了两个馈电端口,此种馈电结构在带宽上会相对更窄,性能上略差,并且体积大。并且PIFA天线所构成的天通天线具有波束宽度超宽的特点,超宽波束会导致增益相对较低,不能直接应用于卫星移动通信天线系统。
因此,研究一种体积小、性能佳的卫星移动通信天通天线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通收发天线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天通收发天线装置,包括天线主体单元、金属反射板和天线馈电板;其中:所述天线主体单元包括至少3个环向分布在所述天线馈电板上的PIFA天线单元;所述天线馈电板为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PIFA馈电网络;所述金属反射板与所述天线主体单元平行设置并间隔一定距离,所述PIFA馈电网络设置有一个输入端口以及与所述PIFA天线单元个数相等的输出端口,所述PIFA天线单元各自与所述PIFA馈电网络的输出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6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西门子变压器出油口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经纬仪舱折叠支撑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