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环保可控恒温养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11050.5 | 申请日: | 2019-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6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聚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B28B11/24;H02J7/3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可控 恒温 养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可控恒温养护装置,涉及建筑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建材的养护装置耗能高和受外界环境影响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板和与底板连接的房体,所述房体包括多块侧板和位于侧板顶端的盖板;所述侧板和盖板内部均设有夹层;所述盖板外壁设有太阳能电池,所述房体内部设有与太阳能电池电性连接的蓄电池;所述房体内部设有与储电池电性连接的温湿度控制仪和照明灯,以及和温控器与照明灯电性连接的控制器;达到节能环保和减少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可控恒温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建材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在建材未使用前,都需对其进行养护保存,使在使用时不影响使用。
现有技术中,对于建材的养护装置成本高,内置温控器、照明系统,耗费过多电能,同时内部温度受外界影响大,导致温控器的耗能从而增加。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节能环保可控恒温养护装置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可控恒温养护装置,具有减少耗能和外界环境影响的目的,达到节能环保和减少成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底板和与底板连接的房体,其特征是:所述房体包括多块侧板和位于侧板顶端的盖板;所述侧板和盖板内部均设有夹层;所述盖板外壁设有太阳能电池,所述房体内部设有与太阳能电池电性连接的蓄电池;所述房体内部设有与储电池电性连接的温湿度控制仪和照明灯,以及和温控器与照明灯电性连接的控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夹层的侧板的盖板组成的房体,使得减少外界环境对房体内部温度的影响,从而使温湿度控制仪的耗能降低,实现节能的目的;利用底板和房体,便于为建材提供养护环境;利用夹层,使得侧板和盖板相向两面相互分离,使相向面的温度传导速度慢、效率低,从而使方体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降低温湿度控制仪的耗能量;利用太阳能电池,便于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为房体内部的电气元件供电;利用蓄电池,便于将太阳能电池未用完的电量存储到蓄电池,以供不时之需;利用温湿度控制仪,便于改变房内部的温湿度,进而使建材得到养护;利用控制器,便于控制房体内部各电气元件的开启与关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房体内壁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信号输入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温湿度传感器,便于检测房体内部的温湿度情况,进而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建材养护所需的温度,进而控制温湿度控制仪的输出功率,以达到智能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房体内壁设有与控制器通讯连接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信号输出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触摸屏,便于显示房体内部的温湿度数据,同时可由触摸屏设置建材养护所需的温湿度大小,从而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再控制温湿度控制仪的输出功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端部设有卡体,以及另一端部设有供卡体卡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体和卡槽,便于侧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提高装置的灵活性和便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房体外壁铺设有反光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反光层,便于将照射至房体外壁的阳光反射,减少太阳光多房体内部温度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聚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聚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10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