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减震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10428.X | 申请日: | 2019-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0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田绍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跃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E04H9/02;E04B1/98 |
| 代理公司: | 沈阳鼎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5 | 代理人: | 刘阳 |
| 地址: | 124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减震 钢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减震钢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一凹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盒,所述立柱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底部贯穿至减震盒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盒、卡槽、压块、限位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能够起到一定减震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二凹槽、安装板、第三弹簧、推板和支撑杆,能够增加减震的效果,解决了现有减震钢结构减震效果较差的问题,该节能减震钢结构,具备减震效果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减震钢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材料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但是其良好的整体性在减震方面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劣势,外界的震动会毫无保留的直接传递到钢结构的主体造成冲击,地震是各种建筑物的主要威胁,地震波既有纵波成分又有横波成分,纵波主要产生上下的震动,横波主要产生水平的是震动,如何有效的减轻地震波对钢结构的冲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的减震措施多采用弹性材料进行吸能缓冲,但是弹性材料一方面减震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其弹性会逐渐的减弱,材料易产生疲劳,减震能力下降,降低了减震效果,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减震钢结构,具备减震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减震钢结构减震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减震钢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一凹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盒,所述立柱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底部贯穿至减震盒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立柱与第一凹槽内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两个安装板相对的一侧均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贯穿至底座的顶部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顶部与卡槽内腔的顶部接触。
优选的,所述减震盒的顶部开设有与压块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减震盒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且滑块远离限位板的一侧延伸至滑槽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第一凹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立柱的底部接触。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部依次贯穿安装板和连接板延伸至连接板的底部并套设有螺母,所述安装板和连接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螺栓配合使用的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盒、卡槽、压块、限位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能够起到一定减震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二凹槽、安装板、第三弹簧、推板和支撑杆,能够增加减震的效果,解决了现有减震钢结构减震效果较差的问题,该节能减震钢结构,具备减震效果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凹槽,能够便于立柱的安装,通过设置卡槽,能够便于压块的使用,通过设置限位板,能够避免压块从减震盒中脱离,通过设置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通过设置连接板,能够便于安装板的固定,通过设置支撑杆,能够起到支撑连接板的作用,通过设置减震垫,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通过设置螺栓和螺母,能够便于连接板和安装板的连接,通过设置安装孔,能够方便螺栓的使用,通过设置通孔,能够便于压块的安装,通过设置滑槽,能够便于滑块的使用,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能够便于限位板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东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0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信息通信用线缆夹持装置
- 下一篇:智慧农业信息采集系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