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60402.9 | 申请日: | 2019-10-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4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芳;刘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文芳 |
| 主分类号: | B08B3/08 | 分类号: | B08B3/08;B08B3/10;B08B13/00;A61L2/18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晓波 |
| 地址: | 264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器械 浸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包括浸泡槽,在浸泡槽的底部设有扰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浸泡槽顶部的转动浸泡机构,转动浸泡机构包括设置在浸泡槽两侧侧壁顶部的安装座,在两安装座之间设有转动架,转动架通过安装在其中一个安装座侧部的第二电机驱动;转动架上固定安装若干浸泡框,通过转动架的转动,若干浸泡框往复进入到浸泡槽内部。本实用新型扰流板转动时可以带动浸泡槽内的消毒液形成湍流,使消毒液与医疗器械充分接触,提高了浸泡的效果;转动浸泡机构可以连续对医疗器械进行浸泡与沥水;加药箱底部送药口内电子阀与进水管内流量计电性连接,可以根据进水的量控制加药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内的复用式医疗器械,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需要立即清洗,消毒,再灭菌。为了保证清洗效果,供应室将器械统一回收,这些待清洗的医疗器械在进清洗机清洗之前,需要先将器械进行预浸泡。现有的医疗器械浸泡工序,是将医疗器械直接或通过篮筐放进浸泡池内浸泡消毒,取出医疗器械时时,手伸进池内取出不方便,频繁接触消毒液等化学药剂影响人体健康,而因篮筐内放有医疗器械,不能轻松提起,操作费力,且简单的浸泡,消毒液分布不均匀,不能与医疗器械充分接触,消毒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浸泡池内消毒液分布均匀,可以随水流转动与医疗器械充分接触,消毒效果好,且可以自动浸泡和沥水,节省了人力物力。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疗器械浸泡池,包括浸泡槽,在浸泡槽的底部设有扰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浸泡槽顶部的转动浸泡机构,转动浸泡机构包括设置在浸泡槽两侧侧壁顶部的安装座,在两安装座之间设有转动架,转动架通过安装在其中一个安装座侧部的第二电机驱动;转动架上固定安装若干浸泡框,通过转动架的转动,若干浸泡框往复进入到浸泡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装置包括安装在浸泡槽底部的第一电机,浸泡槽底部中间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下端与浸泡池主体的内壁密封转动连接,搅拌轴表面固定若干扰流板,搅拌轴底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架包括转动主轴、连接杆和转轴,转动主轴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安装座转动连接,转动主轴左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动主轴的两端周向设有若干转轴,转轴两端通过连接杆与转动主轴固定,转轴上固定安装浸泡筐,浸泡筐与转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浸泡筐的筐体为网状结构,浸泡筐底部设有凹槽,凹槽宽度大于扰流板的宽度,浸泡筐顶部两端固定安装耳板,耳板与转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浸泡槽一侧槽壁上设有设有进水管,在另一侧的槽壁上设有排水管,进水管的高度大于排水管的高度。
进一步的,在进水管的上方设有加药箱,加药箱顶部设有加药口,加药箱箱壁固定安装液位计,加药箱底部开设有送药口,送药口与进水管相通,送药口内设有电子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第一电机带动搅拌轴和扰流板转动,扰流板转动时可以带动浸泡槽内的消毒液形成湍流,使消毒液与医疗器械充分接触,提高了浸泡的效果。
(2)浸泡池主体上方固定安装转动浸泡机构,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架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架上的浸泡筐转动,可以连续对医疗器械进行浸泡与沥水。
(3)加药箱底部开设有送药口,送药口与进水管相通,送药口内设有电子阀,进水管内设有流量计,所述电子阀与流量计电性连接电子阀,可以根据进水的量控制加药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文芳,未经姜文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04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亮化调光装置
- 下一篇:建筑施工用模架施工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