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登山包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56577.2 | 申请日: | 2019-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9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大亚塑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A45C13/00;A45C1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登山包,旨在解决人们的背部与登山包碰撞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过大时,容易导致人们的背部受到伤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登山包,包括背包本体,背包本体上设有两根背带,背包本体朝向人体一侧的内部设有夹层,夹层内设有连接座,连接座朝向人体一侧的表面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连接块以及若干移动块,若干移动块的一端均与连接块连接,若干移动块的另一端均通过弹簧与放置槽的侧壁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若干一端与连接块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放置槽侧壁连接的移动块,在背包本体与人们背部接触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实现减小背包本体与人们背部之间作用力的效果,达到保护人们背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登山包。
背景技术
登山包是登山者用来装载物资装备的背囊,登山包是装带各种旅行物品的重要装备,是旅行必不可少的,登山包除用于登山,在其它探险运动(如漂流、穿越沙漠等)和长途旅行是也被广泛使用。
人们在使用现有的登山包时,登山包会经常与人们的背部发生碰撞,若是登山包内盛放的物品质量过大,人们的背部与登山包碰撞时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就会过大,导致人们的背部很容易受到伤害。
公开号为CN205795228U的一种透气登山包,具有包身,其特征在于:该包身的背面设有一透气网眼布,透气网眼布由经线和纬线相互编织而成,经线由菠萝纤维和汉麻纤维混纺而成,纬线由牛奶蛋白纤维和圣麻纤维混纺而成。该技术方案通过在包身的背面设置一层透气网眼布,菠萝纤维、汉麻纤维、牛奶蛋白纤维和圣麻纤维的使用均有效地防止了汗液将使用者的衣服浸湿,能将人体与背包产生的摩擦热量随时散发出去,使登山包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感,但是登山包与人们的背部发生碰撞,且登山包内装有大量物品时,登山包会导致人们的背部受到伤害。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登山包,通过设置若干一端与连接块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放置槽侧壁连接的移动块,在背包本体与人们背部接触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实现减小背包本体与人们背部之间作用力的效果,达到保护人们背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登山包,包括背包本体,所述背包本体上设有两根背带,所述背包本体朝向人体一侧的内部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朝向人体一侧的表面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连接块以及若干移动块,若干所述移动块的一端均与连接块连接,若干所述移动块的另一端均通过弹簧与放置槽的侧壁连接,所述连接块朝向放置槽一侧的表面设有若干伸缩杆,若干所述伸缩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均与放置槽内部固定连接,若干所述伸缩杆的长度始终大于放置槽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背包本体与人们的背部接触时,由于伸缩杆的长度始终大于放置槽的深度,且伸缩杆远离放置槽的一端与连接块连接,因此背包本体朝向人体一侧形成与连接块形状相同的凸起,最先与人们背部接触也即为凸起的位置,在凸起与人们的背部接触时会相互产生作用力,连接块受作用力的影响朝向放置槽一侧的方向移动,因连接块与若干移动块连接,且移动块远离连接块的一端通过弹簧与放置槽的侧壁连接,故而该作用力分解并使若干移动块均朝向放置槽的侧壁移动,同时弹簧发生弹性形变,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从而避免背包本体与人们背部接触时作用力过大导致人们的背部受到伤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有若干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两根弧形弹性钢条,所述弧形弹性钢条的一端与连接块靠近人体一侧的内壁连接,所述弧形弹性钢条的另一端与连接块靠近放置槽一侧的内壁连接,两根所述弧形弹性钢条相互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大亚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大亚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6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