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11104.0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1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姜际超;王淼;肖海涛;侯亮;王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37/04 | 分类号: | B60K37/04;B60S1/54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陈鹏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霜 管道 下部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在发生碰撞时不易变形的问题。本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包括本体,本体前端顶部的边沿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的且呈长条状的减重孔,本体前端的中间处设有过渡部,过渡部中间隔设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一弱化孔,本体前端的下部还具有若干个挂钩,挂钩上设有弱化槽。本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具有在发生碰撞时容易压溃变形,降低行人危险,提高安全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要点,汽车的安全性不但包括对车内驾驶乘坐人员的安全性,还包括碰撞时对行人以及两轮车上乘坐的人员的安全性。
汽车包括仪表板总成,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汽车仪表板总成[申请号:201210060494.3;申请公布号:CN102616142A],其包括仪表板本体,仪表板本体两侧分别设有左出风口、右出风口,仪表板本体中部固定有中央风道总成及中央除霜总成,中央风道总成与中央除霜总成依靠,中央风道总成通过左右吹面管道分别与左出风口、右出风口连接,中央除霜总成一端设有中间除霜管道,中间除霜管道通过左右除霜管道分别与左出风口、右出风口连接。
该种结构的汽车仪表板总成,中央除霜总成、左右吹面管道等组成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且该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布置在仪表板的前端,在汽车与行人发生正面碰撞时,行人的头部容易撞击前挡风玻璃的底部,即部分作用力会传递到该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上,由于该部分的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强度高,不能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对行人的头部造成的伤害较大,降低汽车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发生碰撞时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容易压溃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前端顶部的边沿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的且呈长条状的减重孔,所述本体前端的中间处设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中间隔设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一弱化孔,所述本体前端的下部还具有若干个挂钩,所述挂钩上设有弱化槽。
本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属于仪表板总成的一部分,本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的上部和除霜格栅焊接,下部和风管连接,前部和风窗下横梁通过四个卡接点卡接,后部和仪表板骨架连接。减重孔、第一弱化孔和弱化槽的设置起到弱化的作用,使本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在发生碰撞时更容易被压溃变形,吸收冲击能量,从而降低行人头部受到的伤害,同时减重孔、第一弱化孔和弱化槽的设置起到减重的作用,满足汽车轻量化的需求。
在上述的一种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中,所述过渡部的顶部和底部均弯折设置,且所述过渡部的顶部和底部弯折的朝向相反。该种结构,使过渡部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更好的被压溃变形,吸收冲击能量,从而降低行人头部受到的伤害。
在上述的一种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中,所述过渡部的两端均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过渡部相垂直,所述支撑部中间隔设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二弱化孔。第二弱化孔的设置使支撑部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更好的被压溃变形,吸收冲击能量,从而降低行人头部受到的伤害,同时起到减重的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中,所述支撑部的中部弯折设置。该种结构,使支撑部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更好的被压溃变形,吸收冲击能量,从而降低行人头部受到的伤害。
在上述的一种前除霜管道下部结构中,所述挂钩包括挂靠部和连接部,所述挂靠部通过连接部与本体相连,所述连接部由若干个呈片状的连接片组成,所述弱化槽沿连接片的厚度方向凹入设置在连接片上。弱化槽该种位置的设置使挂钩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更好的被压溃变形,即挂钩容易断开,吸收冲击能量,从而降低行人头部受到的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1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磁性门帘高频机用输送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切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