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括支撑结构的轮椅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78055.5 | 申请日: | 2019-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2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马嘉;黄强;刘明远;刘楠;崔亚平;张伟民;王硕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G5/00 | 分类号: | A61G5/00;A61G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崔熠 |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括 支撑 结构 轮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支撑结构的轮椅,包括支撑结构(11)和座椅升降结构(21);支撑结构(11)包括电动推杆(111)、第一支撑杆(112)和第二支撑杆(113)和支撑板(114);电动推杆(111)的第一端和支撑板(114)的第一边缘连接;第一支撑杆(112)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板(114)的第二边缘,第二支撑杆(113)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板(114)的第三边缘;电动推杆(111)的第二端固定在座椅升降结构(21)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椅,可以在将行动不便的用户进行位置移动时,使得用户的前胸与支撑板(114)接触得到支撑板(114)的支撑,便于护理人员将用户进行移动,减小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辅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包括支撑结构的轮椅。
背景技术
对于患病的用户(例如下肢功能衰退、腿部受伤)、或者年纪较大的用户(无法自主移动)、下肢残疾的用户等,在护理人员帮助其进行移动(脱离床体)时,往往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护理人员才能完成,并且全程的移动均需要护理人员辅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支撑结构的轮椅,能够便于护理人员将用户进行移动,减小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支撑结构的支撑板与用户的前胸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得用户的前胸所受压强较小,避免了用户上身被抬起和放下时局部受力的不适感,提升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支撑结构的轮椅,其中,包括支撑结构(11)和座椅升降结构(21);其中,所述支撑结构(11)固定在所述座椅升降结构(21)上;所述支撑结构(11)包括电动推杆(111)、第一支撑杆(112)、第二支撑杆(113)和支撑板(114);
所述电动推杆(111)的第一端和所述支撑板(114)的第一边缘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112)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板(114)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二支撑杆(113)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板(114)的第三边缘;
所述电动推杆(111)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座椅升降结构(2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11)还包括圆柱横梁(115);
所述电动推杆(111)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圆柱横梁(115)的中间位置;
所述支撑板(114)的第一边缘固定在所述圆柱横梁(115)的弧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11)还包括第一杠杆(116)和第二杠杆(117);
所述第一杠杆(116)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圆柱横梁(115)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杠杆(117)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圆柱横梁(115)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支撑杆(112)铰接在所述第一杠杆(116)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支撑杆(113)铰接在所述第二杠杆(117)的中间位置;
所述第一杠杆(116)、所述第二杠杆(117)均与所述支撑板(114)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11)还包括第一把手(118)和第二把手(119);
所述第一把手(118)固定在所述第一杠杆(116)上距离第一端为预设距离处;
所述第二把手(119)固定在所述第二杠杆(117)上距离第一端为预设距离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升降结构(21)包括第一座椅支撑梁(211)、第二座椅支撑梁(212)、第一导向柱(213)、第二导向柱(214)、升降电动推杆(215)、连接横梁(2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80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生儿喂奶杯
- 下一篇:一种级进冲压模具的下模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