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反相机内衬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75857.0 | 申请日: | 2019-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4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莹;牛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D5/50 | 分类号: | B65D5/5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反相机 内衬 | ||
1.一种单反相机内衬,包括通过整片纸板(z)折叠而成的内衬本体,其特征是,内衬本体包括用于利用单反相机握柄凹槽容纳单反相机机身的机身容盒(h1),与机身容盒(h1)的机身容盒端板(16)折叠连接用于分别容纳单反相机的充电器、电池和说明书的分格容盒(h2),与机身容盒端板(16)和分格容盒(h2)的分格容盒端板(5)折叠连接用于通过卡持结构卡持单反相机镜头的镜头容盒(h3);
机身容盒(h1)包括由机身容盒端板(16)、机身容盒左侧板(21)、机身容盒左立板(44)、机身容盒缓冲底板(22)、机身容盒右立板(23)、机身容盒右侧板(24)依次折叠形成的机身容盒盒体(h101);与机身容盒端板(16)下沿折叠连接、由位于机身容盒缓冲底板(22)下面的机身容盒底板(17)、机身容盒后立板(18)、位于机身容盒缓冲底板(22)上面的机身容盒平板(19)、机身容盒卡板(20)依次折叠形成的辅助底板(h102);
分格容盒(h2)包括由分格容盒端板(5)、分格容盒右侧板(4)、分格容盒底板(3)、分格容盒左侧板(2)、分格容盒顶板(1)依次折叠形成的分格容盒盒体(h201);与分格容盒端板(5)下沿折叠连接、由分格容盒前立板(6)、分格容盒隔板(7)、分格容盒后立板(8)、分格容盒搁板(9)依次折叠形成的分隔板(h202);
镜头容盒(h3)包括由左右两侧分别与分格容盒端板(5)左沿、机身容盒端板(16)右沿折叠连接的镜头容盒后侧板(10),与镜头容盒后侧板(10)上沿折叠连接的镜头容盒顶板(28),分别与镜头容盒顶板(28)左右沿折叠连接的左右让位板(27、59),与左让位板(27)右沿折叠连接且与镜头容盒顶板(28)垂直的左卡持板(25),与右让位板(59)左沿折叠连接且与镜头容盒顶板(28)垂直的右卡持板(60)构成的上容盒(h301);在左右卡持板(25、60)的中部皆开设可变径卡持孔(26),在左右卡持板(25、60)的下部开设卡槽(34);还包括与镜头容盒后侧板(10)下沿折叠连接,由镜头容盒后底板(11)、镜头容盒后立板(12)、镜头容盒前立板(13)、镜头容盒前底板(14)、镜头容盒前侧板(15)依次折叠连接而成的下容盒(h302);镜头容盒后立板(12)、镜头容盒前立板(13)构成卡沿,卡槽(34)卡持在卡沿(h303)上组成锁合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58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00 多边形断面刚性或半刚性容器,例如用折叠或拉展一个或多个纸制坯件构成的盒子、纸板箱、盘
B65D5-02 . 折叠或拉展单个坯件以构成管状主体的容器,接着有或没有折叠操作,或加上单独元件封闭主体的端部
B65D5-18 . 将单块坯料折叠成U形用以形成容器的底部和主体部分的相对侧面,剩余的侧面主要由这些相对侧面中的一个或几个延伸部分来形成,例如铰接其上的盖舌
B65D5-20 . 从所有侧面将连接到中心板上的部分竖起以形成容器主体,如盘状形式
B65D5-32 . 具有用折叠和互相连接两块或多块坯料构成主体的
B65D5-355 . 专门适用于变化的容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