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用滤波器及其凹口组装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70723.X | 申请日: | 2019-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5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郑锡佑;文亨旭;吴炫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KMW |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H01Q1/50 |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周积德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滤波器 及其 凹口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用滤波器及其凹口组装体,尤其,天线用滤波器包括:凹口组装体,包括凹口杆;以及滤波器主体,具有槽状的凹口插入部,以插入并固定上述凹口组装体,上述凹口组装体包括:张力固定部,设置于上述凹口插入部的插入方向的相反侧,通过插入方向的外力来将凹口主体以一触式固定于上述凹口插入部;以及公差吸收部,与上述张力固定部的固定力联动来吸收在上述凹口主体和上述凹口插入部中存在的公差,从而提供不仅可大大缩短组装时间而且可容易吸收组装公差和环境公差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用滤波器及其凹口组装体,更加详细地,涉及可防止凹口组装体从滤波器主体脱离的同时容易吸收包括注塑公差及加工公差在内的组装公差的天线用滤波器及其凹口组装体。
背景技术
天线用滤波器可以配置为凹口(notch)滤波器,以在保持插入损耗的同时改善裙边特性。这还被称为带阻滤波器(Band Reject wave Filter,BRF),它被定义为除了特定频带的频率之外的所有频带均可以通过的滤波器。
图1为示出现有技术的天线用滤波器的凹口的一适用例的部分立体图。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天线用滤波器包括与设置在滤波器主体的凹口结合部相结合的凹口组装体。
更加详细地,凹口组装体20包括:环状的环盖(Ring cover)2 1;以及一对凹口杆(notch bar)23,分别结合在环盖21的两端部中心孔并朝向外侧延伸。
滤波器主体10的凹口结合部包括:大致呈“U”字形状的盖插入部11,用于插入并卡止环盖21的外周面;以及一对模塑支撑部13,形成于盖插入部11的中间部分,分别朝向环盖21的外周面的一侧和另一侧上部向盖插入部11的内侧延伸而成。其中,盖插入部11的内侧面可大致呈与后述的环盖21的模塑插入槽22的下侧部相对应的形状。
另一方面,在环盖21的外周面形成有外周槽形式的模塑插入槽2 2,以在插入于盖插入部11时,可使一对模塑支撑部13插入并通过。
作为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的现有技术的天线用滤波器的一例,如图1所示,在插入并放置凹口组装体20使得环盖21放置于盖插入部11之后,为了防止凹口组装体20向外部脱离,对从凹口结合部20 的结构中的一对模塑支撑部13之间露出的环盖21的模塑插入槽22进行环氧模塑。
另一方面,尽管未在附图中示出,但作为用于防止凹口组装体20 脱离的公知的另一种技术,将用于固定凹口组装体20的电介质的长度延伸规定长度以接触滤波器盖之后,可通过滤波器盖来防止脱离。
但是,在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天线用滤波器的一例中,若要在对凹口组装体20进行环氧模塑,则需要等到它完全干燥,这伴随组装时间增加的不便。并且,根据借助滤波器盖来防止脱离的未图示的公知技术,因电介质的长度延伸而存在材料成本增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可防止凹口组装体从滤波器主体脱离的天线用滤波器及其凹口组装体。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可容易吸收包括注塑公差及加工公差在内的组装公差的天线用滤波器及其凹口组装体。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可容易吸收由高温或低温状态的外部环境而引起热变形导致的环境公差的天线用滤波器及其凹口组装体。
解决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KMW,未经株式会社KMW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07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