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46253.3 | 申请日: | 201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3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利娟 |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鲁晓瑞 |
| 地址: | 744000 甘肃省平凉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灌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器,包括灌肠液袋,灌肠液袋通过第一输液管连接中转腔体,中转腔体连接第二输液管,第二输液管侧边紧贴着设有出液管,第二输液管和出液管外圈固定套有滑管,第一输液管上设有第一流速调节器,出液管上设有第二流速调节器,中转腔体靠近第一输液管一端连通弹性加压筒;本实用新型通过滑管把第二输液管与出液管套在一起,并通过第一流速调节器和第二流速调节器控制流速,并通过弹性加压筒能够把中转腔体内的灌肠液快速输入到肠道内,灌肠液输入一段时间后,打开第二流速调节器通过出液管把残留液和粪便流出,收集方便,便于清理,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器。
背景技术
灌肠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尤其对于卧床无法行走的重症患者,长时间躺着,消化道不良,需要灌肠用以刺激肠道,进行排便,去除毒素,目前的灌肠器都是通过灌肠管往直肠内灌注液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经过病人排出,而对于卧床无法行走的重症患者,灌肠后,需要外人的进行对粪便进行收集,比较麻烦,并且在灌肠后会有残留液流出,污染周围环境,清理麻烦,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灌肠器在对重症患者使用时,粪便收集麻烦,灌肠后的残留液污染周围环境,清理麻烦,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器,包括灌肠液袋,所述灌肠液袋通过第一输液管连接中转腔体,所述中转腔体连接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侧边紧贴着设有出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和出液管外圈固定套有滑管,所述第一输液管上设有第一流速调节器,所述出液管上设有第二流速调节器,所述中转腔体靠近第一输液管一端连通弹性加压筒。
优选的,所述滑管外圈套有肛塞和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位于肛塞靠近中转腔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肛塞为锥形体且肛塞外侧面为螺纹状。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液管和出液管缠绕外圈为圆形,且出液管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输液管的截面面积。
优选的,所述滑管靠近第二输液管和出液管的一端外圈套有滑套,所述滑套内壁紧贴着滑管,所述第二输液管与出液管穿过滑套的端部且滑套的端部与第二输液管与出液管外壁紧贴。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的端部连接废液收集袋。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滑管把第二输液管与出液管套在一起,并通过第一流速调节器和第二流速调节器控制流速,并通过弹性加压筒能够把中转腔体内的灌肠液快速输入到肠道内,灌肠液输入一段时间后,打开第二流速调节器通过出液管把残留液和粪便流出,收集方便,便于清理,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筒立体图。
图中:1、灌肠液袋;2、第一输液管;3、中转腔体;4、第二输液管;5、出液管;6、滑管;7、第一流速调节器;8、第二流速调节器;9、弹性加压筒;10、肛塞;11、固定圈;12、滑套;13、废液收集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利娟,未经李利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62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超细粉体生产的高效沉降池
- 下一篇:一种涂装线抛丸清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