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自然光的光发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37260.7 | 申请日: | 201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8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臧剑锋;王钟平;李再昌;邹同军;邹德文;张怀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优尼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19/00;F21V5/04;F21V29/67;F21V29/83;F21V21/02;F21V7/24;F21V17/16;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王云峰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自然光 发生器 | ||
1.一种模拟自然光的光发生器,包括有壳体及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若干发光组件,每个发光组件分别包括有安装座、设于安装座上的线路板、设于线路板上的LED光源及与LED灯源对应的透镜,每组发光组件的LED光源的波长不同,不同波长的LED光源的发光组件相互交错设置,相同波长的LED光源的线路板通过导线串联后与总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光学漫射板,所述的光学漫射板设于发光组件与灯罩之间且光学漫射板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的透镜包括有与LED光源数量分别对应上透镜及下透镜,上透镜与下透镜分别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将壳体间隔为上腔体及下腔体,所述的发光组件设于下腔体内并固定于安装板上,上腔体内设有对发光组件散热的散热机构,所述的壳体设置灯罩的另一端上设有灯座,该灯座与天花板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自然光的光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光源包括有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第四光源、第五光源、第六光源及第七光源;所述的第一光源的发光波长为625-740nm,第二光源的发光波长为590-625nm,第三光源的发光波长为565-570nm,第四光源的发光波长为500-565nm,第五光源的发光波长为485-500nm,第六光源的发光波长为440-485,第七光源的发光波长为380-44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模拟自然光的光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漫射板包括有透明基层及分散在透明基层上的透明纳米颗粒;所述的透明基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所述的透明纳米颗粒为纳米二氧化钛粒子,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子通过粘剂粘合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模拟自然光的光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内设有一隔板,隔板与上透镜及下透镜分别间隔成两个发光腔体,所述的隔板上设有与上透镜及下透镜对应的透光孔,上透镜包括有入光面及与入光面相对设置的出光面,入光面及出光面分别为向外凸起的弧面,所述的下透镜包括有下透镜入光面及下透镜出光面,下透镜朝向LED灯珠的一端具有聚光槽,LED灯珠置于聚光槽内,下透镜入光面及下透镜出光面分别为向外凸出的弧形,下透镜入光面设于聚光槽内;上透镜的入光面及出光面的中心位置为光轴,将上透镜的入光面及出光面以光轴为中心分为A面、与A面相对应的B面、设于A面及B面两侧的C面及D面,入光面及出光面的A面高于B面,A面与B面平滑连接,C面与D面对称设置;上透镜A面到B面之间的距离长于C面到D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的入光面及出光面B面的曲率大于A面的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模拟自然光的光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机构包括有散热风扇,所述的安装板朝向上腔体的端面上设有若干将上腔体及下腔体导通的插槽,安装座设置线路板的一端插入到插槽内,安装座的外表面设有弹性插块,插槽的侧壁设有与弹性插块适配的插块槽,所述的散热风扇设于上腔体内并与壳体固定,所述的壳体侧面设有若干通风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拟自然光的光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孔呈斜面且通风孔处设有防尘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模拟自然光的光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与天花板连接的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腔体,固定座与天花板连接的另一端上设有开口,所述的灯座通过开口置于腔体内且灯座与固定座之间通过卡接件连接,腔体内设有对灯座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的固定组件具有弹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拟自然光的光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件包括有卡块及卡槽,所述的卡槽设于腔体一侧的侧壁上,卡块设于灯座与卡槽对应的一侧上且卡块能够卡入卡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优尼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优尼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726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向并列复合电机
- 下一篇:具有阻尼式支架功能的平板电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