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印机辅助定影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507469.9 | 申请日: | 201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0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郭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变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11/00 | 分类号: | B41J1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洋 |
| 地址: | 528449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逸仙路大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机 辅助 定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印机辅助定影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敞口的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发热器,所述腔室的内壁面铺设有用于反射热量的反射罩,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侧壁上设有可调速风扇及若干第一通风孔,与所述第一通风孔对应的一面所述反射罩上设有若干第二通风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印机辅助定影装置,安装在打印机打印头的两侧,能够在打印时同步对介质进行预加热及对打印后的画面进行预烘干,从而加速固化定影的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工业喷墨打印机远红外辅助定影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喷墨打印机在使用油性或水性墨水进行大幅面作业时,墨水在介质上需一定的时间才能完全固化定影,墨水固化的过程也是其液态成份蒸发的过程。为了加快固化过程,现有喷绘机设计有对介质的预加热、打印平台加热及打印后加热的方式,此三种加热方式都是设计在喷绘机上,以金属发热面贴合介质背面烘烤的方式来加热,但受介质厚度与热传导特性、打印机结构与打印速度等限制,上述加热方式无法满足不间断打印时墨水完全固化定影,造成画面模糊、色差、脏污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印机辅助定影装置,能够在打印时同步对介质进行预加热及对打印后的画面进行预烘干,从而加速固化定影的过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打印机辅助定影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敞口的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发热器,所述腔室的内壁面铺设有用于反射热量的反射罩,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侧壁上设有可调速风扇及若干第一通风孔,与所述第一通风孔对应的一面所述反射罩上设有若干第二通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腔室包括主腔室与副腔室,所述发热器的发热端和所述反射罩均设于所述主腔室,所述发热器的接线端设于所述副腔室,所述主腔室与所述副腔室之间设有隔热板。
进一步的,所述副腔室的其中一侧壁上设有第三通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罩以点接触方式与所述腔室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罩为镜面不锈钢材质的反光罩。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速风扇及所述第一通风孔设于所述腔室敞口端对侧的侧壁上,若干所述第一通风孔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速风扇共两个,且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器与所述腔室卡扣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器为U型远红外发热管。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凹槽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印机辅助定影装置,反射罩能够将发热器发出的热量聚集并从腔室的敞口输出至打印介质,集中的热能能够有效减少打印介质的预热及烘干时间;通过控制可调节风扇的转速,能够实现辐射热量与空气热流的控制,灵活调节以达到最优的定影效果。
应用时,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打印机打印头的行进方向两侧,一侧先于打印头扫过介质,可以对介质进行预加热,提升介质表面温度,可增加墨水吸附性与延展性,有效增加墨水牢固度及减少画面噪点;另一侧后于打印头扫过介质,可以对打印后的画面进行预烘干,及时定影画面,避免墨水过度扩散,有效增加画面锐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打印机辅助定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打印机辅助定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打印机辅助定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变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变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074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装加工用布料裁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星型圈生产用注料装置





